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地方戏柳腔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发展
【6h】

青岛地方戏柳腔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柳腔音乐概述

第一节 柳腔地理人文生存环境

第二节 柳腔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柳腔的音乐特征

小结

第二章 柳腔城乡生存现状

第一节 城市中的专业团体生存现状

第二节 乡村庄户剧团的生存现状

第三章 柳腔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柳腔戏的传承变迁

第二节 城市柳腔专业剧团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民间柳腔业余戏班发展的现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柳腔作为青岛地方戏,起源于即墨西部与平度交接的大沽河流域,流行于胶东半岛,属本肘鼓声腔系统,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用四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跟着伴奏音调往上“溜”,由此形成“溜腔”(柳腔)。
  柳腔的传统剧目有120多部,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极具生活气息,备受群众欢迎,有“胶东之花”的美誉。本文以柳腔的城乡生存现状和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从柳腔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音乐特点、伴奏形态等方面进行剖析;对目前柳腔城乡专业和业余演艺团体进行追根溯源、组成结构和演出个案的调查研究;从当代历史视角出发全面地分析、探讨柳腔的传承与发展。
  笔者运用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实地跟踪、录像、摄影,真实呈现了柳腔生存发展的现状。希望本文的调查、研究能为柳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