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的研究
【6h】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治疗方案

2主要试剂和仪器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 TIA两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的比较

3 脑梗死两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的比较:

4 影响TIA患者发生脑梗死及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缩略词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TIA患者90天内发生脑梗死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之间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1周内脑梗死进展与脑梗死未进展患者之间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5.11-2016.9之间在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与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118例,按照90天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发生脑梗死组和未发生脑梗死组,同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9例,按照1周内是否进展分为脑梗死进展组和脑梗死未进展组。所有患者入院后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入院第二天抽空腹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检查,并抽空腹血5ml应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检测法检测各组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TIA患者90天内发生脑梗死28例,未发生脑梗死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脑梗死组EM型患者(21.4%)显著低于未发生脑梗死组(56.7%)(P<0.01),而发生脑梗死组PM型患者(35.7%)显著高于未发生脑梗死组(10%)(P<0.01)。IM型患者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1周内进展患者44例,脑梗死未进展患者1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进展组EM型患者(29.5%)显著低于未发生脑梗死组(60%)(P<0.01),脑梗死进展组PM型患者(25%)显著高于未发生脑梗死组(6.7%)(P<0.01),IM型患者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TIA发生脑梗死和急性脑梗死进展独立相关。结论:CYP2C19基因EM型的TIA患者90内不易发生脑梗死,PM型患者容易发生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PM型容易发生进展,而EM型患者不易发生进展。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TIA发生脑梗死和急性脑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及精准医学的发展,基因检测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对CYP2C19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把焦点集中到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分层上来。最近有研究发现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研究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TIA发生脑梗死及急性脑梗死进展之间的关系,发现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TIA发生脑梗死和急性脑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疾病的治疗、预后的判断及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