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后路手术三种术后镇痛方式的比较分析
【6h】

腰椎后路手术三种术后镇痛方式的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疼痛控制方法

2.3 副作用处理

2.4 排除病例

3.疗效评估

4.统计方法

结果

1.镇痛效果

2.术后恶心和呕吐

3.其他副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腰椎后路术后三种镇痛方式的比较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三种后路腰椎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方法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方法:从2013年--2015年期间,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中选取了65位。并且均没有此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史,或者其他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也没有其他的对此类药物有使用禁忌的病症。这些患者均被确诊为,不同程度的腰椎病症,并持续地接受保守治疗六周以后,还未得到有效缓解。手术前禁止患者接受任何麻醉类用药。随机选择三组病人,接受三种不同的镇痛方法。第一组为缓释组,共选取了20例病人,采取小剂量吗啡硬膜外缓释。第二组为镇痛泵组,选取了22例病人,采取静脉自控镇痛泵。第三组为哌替啶组,选取了23例病人,采取哌替啶间断肌注。术后进行72小时的疼痛强度观察,并进行评分和记录,观察分为4次进行,首次在手术完成后的4小时,后边连续三天每天记录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的方法对疼痛的强度进行评估,以10厘米为标准,10代表疼痛的最高程度,0表示未感觉到疼痛。恶心和呕吐的记分方法也是如此。0代表最弱的程度,10代表最强的程度。其他的一些不良症状,如低血压、皮肤瘙痒、呼吸抑郁、尿潴留一并记录在案。
  病人的评级疼痛强度(视觉模拟量表得分从0(没有痛痛)到10(最多剧烈的疼痛),恶心(从0(没有恶心)到10(严重恶心)),和呕吐(从0(没有呕吐)到10(严重呕吐)),记录术后4小时,1天,2天,3天的数据。
  结果:各治疗组没有任何人口统计方面特征的差别存在。术前进行的疼痛评分也未显现出差别。和哌替啶组相比,其他两个小组的镇痛效果都出现了显著增强(P<0.01)。在手术后的前三次观察中,前两组的效果比第三组的明显要好。手术后的首次观察以及术后第2天的观察中发现,缓释组和镇痛泵组止痛的效果一致,然而在第1天的观察中,缓释组的作用要优于镇痛泵组。术后第3天则没有多大区别(P=0.976)硬膜外小剂量吗啡缓释组和静脉自控镇痛泵组相比哌替啶组的镇痛增强效果在术后1天和2天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天、2天和3天,恶心、呕吐(PONV)的并发症静脉自控镇痛泵组比其他两组更严重(P<0.05)。
  结论:硬膜外小剂量吗啡缓释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腰椎后路手术术后的疼痛并最小化恶心呕吐(PONV)的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