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潍坊地区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6h】

潍坊地区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与标本来源

2.1 研究对象

2.2 标本、资料来源

3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 主要仪器

3.2 主要试剂

4 实验方法

4.1 HBsAg的检测

4.2 抗-HCV的检测

4.3 HIV Ag/Ab的检测

4.4 HBV DNA、HCV RNA、HIV RNA 检测

4.5 抗-TP的检测

4.6 ELISA方法与NAT检测方法比对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HBsAg(HBV DNA)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

1.1 献血者HBsAg(HBV DNA)检测结果不合格年份组间统计分析

1.2 HBsAg(HBV D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性别组间统计分析

1.3 HBsAg(HBV D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年龄组间统计分析

1.4 HBsAg(HBV D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职业组间统计分析

1.5 HBsAg(HBV D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学历组间统计分析

2 抗-HCV(HCV RNA)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

2.1 抗-HCV(HCV RNA)检测不合格献献血者年份组间统计分析

2.2 抗-HCV(HCV RNA)不合格献血者性别组间统计分析

2.3 抗-HCV(HCV RNA)不合格献血者年龄组间统计分析

2.4 抗-HCV(HCV RNA)不合格献血者职业组间统计分析

2.5 抗-HCV(HCV RNA)不合格献血者学历组间统计分析

3 HIV Ag/Ab(HIV RNA)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

3.1 HIV Ag/Ab(HIV R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年份组间统计分析

3.2 HIV Ag/Ab(HIV R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性别组间统计分析

3.3 HIV Ag/Ab(HIV R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年龄组间统计分析

3.4 HIV Ag/Ab(HIV R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职业组间统计分析

3.5 HIV Ag/Ab(HIV RNA)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学历组间统计分析

4 抗-TP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

4.1 抗-TP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年份组间统计分析

4.2 抗-TP检测不合格献血者性别组间统计分析

4.3 抗-TP结果不合格献血者年龄组间统计分析

4.4 抗-TP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职业组间统计分析

4.5 抗-TP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学历组间统计分析

5 HBV、HCV、HIV、TP合并感染结果及统计分析

6 ELISA体系与NAT体系检验结果及比对

6.1 ELISA阴性样本的NAT检测结果

6.2 ELISA阳性样本的NAT检测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经血传播疾病的研究与检测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潍坊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的感染及合并感染情况,为献血人群的选择和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两套检验体系(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NAT(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的结果差别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现行实验条件下献血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方案。
  方法:对潍坊市2011年1月-2015年12月共423412位志愿献血者(18~55周岁)进行HBsAg(HBV DNA)、抗-HCV(HCV RNA)、HIV Ag/Ab(HIV RNA)、抗-TP等感染标志物的检验(每个项目两种酶免试剂同步检测),结合无偿献血者的个人资料,对无偿献血者按不同献血年份、性别、年龄区间、职业、学历等组别进行划分,得出几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指标的感染和合并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对2015年3月-9月间(2015年起ELISA检测不合格样本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模式检测)献血者HBsAg、抗-HCV、HIV Ag/Ab实验不合格样本(80例、110例、90例)分别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单人份重复测试,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探讨实验室血液检测策略。
  结果:①潍坊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HBsAg(HBV DNA)、抗-HCV(HCV RNA)、HIV Ag/Ab(HIV RNA)、抗-TP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0.36%、0.31%、0.19%、0.55%。②不同年份组间、不同年龄区间组间、不同职业组间、不同学历组间HBsAg(HBV DNA)、抗-HCV(HCV RNA)、HIV Ag/Ab(HIV RNA)、抗-TP检验结果不合格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HBsAg(HBV DNA)、抗-HCV(HCV RNA)、HIV Ag/Ab(HIV RNA)检测不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TP不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感染中,HBV+HCV、HBV+HIV、HBV+TP、HCV+HIV、HCV+TP、HIV+TP合并阳性分别为19例、11例、21例、5例、16例、37例,HBV+HIV+TP合并阳性1例,以TP合并其他感染性指标人数最多(75/110),又以TP与HIV合并感染最多(37/75);合并感染者的年龄区间、性别、学历、职业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84577份献血者HBsAg、抗-HCV、HIV Ag/Ab检测阴性标本中,检出HBV DNA16例,HCV RNA0例、HIV RNA3例;HBsAg、抗-HCV、HIV Ag/Ab酶免检测结果阳性标本中,HBV DNA、HCV RNA、HIV RNA单人份复测阳性率分别为40%(32/80)、20.9%(23/110)、22.2%(20/90),且NAT不合格标本以ELISA两种试剂均阳性为主(73/75)。
  结论:①潍坊市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中,HBV感染率近年呈下降趋势,HCV、HIV、TP感染率呈升高趋势,且不同性别、年龄区间、职业、学历间感染率有差别。②献血者有合并感染状况,以TP合并HIV感染为主。③初筛可降低感染性指标的不合格率,可增加梅毒快速初筛项目。④核酸检测可缩短病毒感染检测的“窗口期”,与ELISA检测方法互为补充。⑤可考虑应用一种酶免疫方法检测加核酸混样检测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