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眶下神经干周围注射滑石粉建立新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6h】

眶下神经干周围注射滑石粉建立新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关于动物模型

实验一 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机械刺激行为学检测

1.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自发行为学视频检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讨论

实验三 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发病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及其行为学测试研究进展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研究的、简单、易行、可靠的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
  方法:实验一选取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眶下神经孔周围注射30﹪滑石粉混悬液0.3ml,另一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前3天以及术后3天、1周、2周、3周、4周、6周、8周、12周进行机械痛阈行为学测定。观察大鼠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对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及疼痛行为学表现。
  实验二选取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眶下神经孔周围注射30﹪滑石粉混悬液0.3ml,另一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前3天以及术后3天、1周、2周、4周进行视频行为学测定。摄像机放置在笼子前面1米处观察大鼠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舔后肢行为和舔身体行为的次数和时间。
  实验三选取Wistar大鼠20只,分为滑石粉注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按照实验1的方法制作滑石粉三叉神经痛模型。分别于术后3天、4周、8周、12周取大鼠眶下神经、延髓组织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脱髓鞘染色,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眶下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延髓中疼痛物质(p物质、内啡肽等)的表达。
  结果:实验一实验组大鼠于术后3天出现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痛反应阈值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大鼠易激惹,具有搔抓面部或攻击行为。机械痛阈值降低持续至术后12周。
  实验二视频显示:实验组大鼠于术后3天出现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的变化,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舔后肢、舔身体行为无明显变化。大鼠术后1周、2周、4周的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变化进一步明显,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舔后肢、舔身体行为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三实验组术后3天组织病理学观察:主要是炎症表现,炎性因子表达少.术后1周炎症更剧烈免疫组化出现炎性因子表达.术后4周炎性因子表达最高,4-12周炎性反应逐渐减轻,局部瘢痕加重,可见压迫眶下神经,脱髓鞘染色可见脱髓鞘表现;延髓组织中疼痛物质的表达于3天-3周无明显变化,术后4-12周出现疼痛物质表达增加并出现脱髓鞘表现。
  结论:1、眶下神经干注射滑石粉可致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痛觉超敏现象,自发性疼痛以及相关行为学改变;
  2、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该动物模型早期为炎性因子引起疼痛,晚期为眶下神经压迫致病。
  3、该动物模型可早期诱导疼痛且持续时间长,简单易行,为目前较理想的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