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淄博市食源性疾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溯源研究及耐药性分析
【6h】

淄博市食源性疾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溯源研究及耐药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利,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即成为条件致病菌。能够引起肠道内感染,包括胃肠炎、腹泻等症状的大肠埃希菌称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coli,DEC)。国外研究报道,腹泻患者中DEC的检出率为17.4%~28.0%,而国内研究中该菌检出率稍低为12.7%~18.9%,是当今引起全球感染性腹泻爆发和地方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根据其致病性不同将DEC分为不同型别: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rative E.coli,EAEC)。传统检测DEC的方法大多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然而,这些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株形态与普通大肠埃希氏菌相似,用传统的细菌培养和血清凝集方法检测阳性率偏低,同一血清型所具有的毒力基因、强度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给临床诊断及暴发流行时传染源溯源带来困难。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众多,易出现交叉凝集现象,同时操作费时,检出率偏低,漏检误检现象存在。分子分型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的毒力基因,明确反映不同个体中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病原体溯源、菌株遗传进化关系的研究中。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是威胁人体健康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普遍、持续和不合理使用,致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细菌耐药机制的改变,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致使临床工作中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所致疾病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DEC的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多数细菌的耐药率比欧美国家高得多,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产生严重影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伴随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发病地区、不同发病时间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会不相同,了解掌握本地区临床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能为临床提供有力的用药依据。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DEC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将基因分型和药敏试验相结合,了解DEC的致病性和耐药情况。建立一个可靠的食源性疾病溯源体系,为DEC的多样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有效预防和治疗DEC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4-2017年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和淄博市中心医院两家哨点医院门诊食源性疾病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可疑DEC菌株进行复苏培养和复核鉴定,采用PCR技术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并对2016-2017年携带毒力基因的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细菌药敏试验,探讨菌株的同源性和致病性。 结果:(1)609株可疑DEC经复核鉴定携带毒力基因的有124株。124株分离菌株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83株、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25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4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1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1株。病原构成以EAEC为主,占所有阳性菌的66.94%,占送检可疑DEC的13.63%。EAEC中只携带astA毒力基因的有57株,占EAEC的68.67%。(2)PFGE分型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的分离株间亲缘关系较远,没有明显优势带型。DNA条带相似度最高为100%;其次较高者相似度为93.55%、90.48%和85.37%,其余均在85%以下,最低的相似度只有9.36%。(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16-2017年的92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最高,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阳性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4株,占比26.09%。ESBLs阳性菌株耐药性增强,其中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率明显增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由63.04%、38.04%、30.43%分别上升到95.83%、100%、100%;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几乎全部敏感。 结论:(1)淄博市食源性疾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EAEC居多,EAEC中以只携带astA毒力基因为主。(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PFGE带型分散,图谱类别相关性不明显,其亲缘关系较远。(3)淄博市食源性疾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其中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最高,ESBLs阳性菌株占有较高比例,其耐药性在不同菌株之间的传播应予以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