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功能的变化
【6h】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功能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学术硕士学位论文

Use the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t

English Abstract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1 各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统计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2 各组间超声心动图测值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 各组间应变参数比较

3.1 各组基底段纵向应变峰值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前壁段、基底下壁段纵向应变峰值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相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2 各组中间段纵向应变峰值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中间段各节段纵向应变峰值均不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相比,中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3 各组心尖段纵向应变峰值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尖段各节段纵向应变峰值均不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相比,心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4 各组基底段径向应变比较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前壁段、基底侧壁段、基底后间隔段径向应变峰值均存在差异(P<0.05);L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5 各组中间段径向应变比较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中间侧壁段、中间下壁段径向应变峰值均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6 各组心尖段径向应变比较

3.7 各组基底段周向应变比较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各节段周向应变峰值均不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8 各组中间段周向应变比较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中间段各节段周向应变峰值均不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相比,中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表示与LVN组比较;$表示A、B、C两两比较。

3.9 各组心尖段周向应变比较

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尖段各节段周向应变峰值均不存在差异(P>0.05);LVR组与对照组相比,心

1 常规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研

左心室一次舒张运动由依次交替并相互影响的心肌舒缓和充盈(扩张)组成,其中舒缓是主动性运动,充盈(扩张

2 心肌带学说及心肌节段运动

3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优势

3.1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显示高血压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改变

3.2 LVN已存在收缩功能异常

3.3 LVR组患者收缩功能进一步减退

4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论文,在这里我要真诚感谢每一位热心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

首先我要感谢导师孙品老师,孙老师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我从她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学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严谨

论文的选题、实验的设计到研究工作的开展,一直到最后论文的撰写,始终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悉心指导和真

在论文成稿之际,再一次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人!

展开▼

摘要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功能的变化,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根据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和左心室重构组(LVR组),进一步将LVR组分为向心性重构组(A组)、向心性肥厚组(B组)和离心性肥厚组(C组)。应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和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进行斑点追踪成像分析。分别按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分析前间隔、后间隔、侧壁、后壁、下壁、前壁的应变,共计十六个节段,测量其纵向、径向、环向三个不同方向峰值。 结果: (1)各组入选患者不存在基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等)差异性,适宜进行进一步研究;(2)各组间超声心动图测值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LVN组与对照组相比,LVMI、E、A、E/A存在差异(P<0.05);LVEF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LVR与LVN相比,LVDd、IVSTd、LVPWTd、LVMI存在差异(P<0.05);E、A、E/A、LVEF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间各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前壁段、基底下壁段纵向应变峰值,基底前壁段、基底侧壁段、基底后间隔段径向应变峰值及中间侧壁段、中间下壁段径向应变峰值,心尖各节段径向应变峰值等存在差异(P<0.05);其余节段各向应变峰值值不存在差异(P>0.05)。(4)LVR与LVN组,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值均存在差异(P<0.05)。(5)A、B、C三组间相比,各节段各向应变值均存在差异(P<0.05)。 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显示,不同高血压病心脏心肌重构患者,心肌局部节段应变功能分化明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不同心脏重构患者之间的差别,从而微观详细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一种客观反映心肌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像学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