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叶酸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Hcy、FIB浓度及其预后的影响
【6h】

叶酸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Hcy、FIB浓度及其预后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口服叶酸及维生素B12,探讨叶酸干预对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影响以及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提供依据,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断为ACS并住院进行PCI术的患者106人进行研究。入选患者根据入院时的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B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C组),A、B、C三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等。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所有患者在PCI术后4周、12周、24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结果。PCI术后24周、48周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等方法记录所有患者MACE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的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进行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cy及FIB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cy及FIB水平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治疗组的Hcy水平在PCI术后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对照组的Hcy水平在PCI术后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对照组在12周时才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治疗组的FIB水平在PCI术后12周时,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出现统计学差异。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对照组的FIB水平在PCI术后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对照组在12周时就已经出现统计学差异。 ACS患者在PCI术后24周、48周时,虽然两组的心绞痛的复发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进行血运重建率和心源性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MACE的发生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应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降低ACS患者PCI术后Hcy、FIB水平。 2.应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降低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