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白质疏松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6h】

脑白质疏松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脑白质疏松并不是一个良性的病变,临床上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认知功能减退、痴呆、步态异常、排尿功能障碍等。关于脑白质疏松的诊治及预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既往研究认为脑白质疏松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争议,这些研究多采用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ies,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血管进行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的:我们的研究采用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脑白质疏松进行分级评价,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情况,进而探讨脑白质疏松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严格按照一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患者资料,共纳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和DSA检查。我们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以及入院第二天的生化检验,包括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评估的大动脉包括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脑白质疏松的评价根据Fazekas评分标准对脑白质疏松病灶进行分级,共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标准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研究(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的标准分级:①正常;②轻度狭窄(1-49%);③中度狭窄(50-69%);④重度狭窄(70-99%);⑤闭塞。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时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资料(等级资料)比较时应用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脑白质疏松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用Spearman检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LA与轻度LA相比,在年龄(t=4.746P<0.001)、高血压病(χ2=0.023P=0.023)、颈内动脉狭窄(χ2=11.594P=0.001)、多发血管狭窄(χ2=0.002P=0.002)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等级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各组间有显著差异性(F=9.421P<0.001);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等级的LA发生的频率在高血压病人和非高血压病人中的分布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75P=0.023)。 有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495%CI=1.06~1.22P<0.001)和高血压(OR=5.2195%CI=1.13~24.04P=0.034)是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血管狭窄可能与脑白质疏松的病变程度加重有关(OR=46.3195%CI=5.67~378.44P<0.001)。 LA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A与颈内动脉狭窄呈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左侧颈内动脉r=0.239P=0.012;右侧颈内动脉r=0.253P=0.008);LA与后循环血管狭窄同样呈正相关(右椎r=0.222P=0.020;基底动脉r=0.190P=0.046);LA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未见明显相关性。 结论:高龄和高血压是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和颅内外大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提示我们临床中遇到脑白质疏松病变程度较重的病人时要注意对大血管病变进行筛查,以期病人获得更好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