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关系的系列研究
【6h】

有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关系的系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carcinoma,D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PT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死亡率有所增加,因此,PTC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尤为重要。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用于监测PTC患者治疗后病情的主要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是针对Tg产生的抑制性自身免疫抗体,可以干扰Tg的检测,影响其在患者随访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有关高TgAb水平患者的治疗及随访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有研究建议,对于高水平TgAb的患者,TgAb可以作为替补肿瘤标志物用于PTC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并且TgAb水平的变化趋势比单一的浓度值更有预测价值。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TgAb是否可以预测PTC发生与复发以及其对Tg检测的影响,有关TgAb与PTC患者131I清甲疗效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BRAFV600E基因作为与PTC有关的最常见的基因改变,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参与PTC的发生、发展,与PTC的复发及死亡密切相关。本研究以TgAb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了TgAb水平、TgAb合并BRAFV600E基因突变及TgAb变化趋势这三大因素,观察了其与非远处转移性PTC患者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关系,以期为该部分患者131I治疗决策进一步提供循证依据,也为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预测依据。现将三部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TgA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清甲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PTC患者术后TgAb对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329例非远处转移性PTC患者,根据131I清甲前TgAb水平分为G1组(≥115IU/mL,n=84)和G2组(<115IU/mL,n=245),G2组再以40IU/mL为界分为两亚组S1(≥40IU/mL,n=31)、S2(<40IU/mL,n=214),比较两组患者清甲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观察131I清甲剂量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结果:G1组女性居多,更趋年轻(P=0.000,P=0.004),其余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G1组清甲成功率为35.7%,G2组为72.7%,有统计学差异(P=0.000);S1、S2两亚组清甲成功率分别为54.8%、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G1组高、低剂量131I清甲后成功率分别为34.1%、37.2%,与G2组的71.9%、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G1组与G2组内分别采用低剂量与高剂量131I清甲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甲疗效仅与清甲前TgAb值有关(P=0.018)。 结论:TgAb可以影响PTC患者的131I清甲疗效,TgAb越高者清甲疗效越差。增加131I治疗剂量未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清甲成功率。 第二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清甲后TgAb变化趋势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PTC患者131I清甲后TgAb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清甲疗效的关系。 方法:纳入223例无远处转移的PTC患者,根据131I清甲后6个月TgAb水平(TgAb2)分为G1组(≥40IU/mL,n=48)和G2组(<40IU/mL,n=175),使用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清甲疗效;G1组再根据TgAb清甲前后变化水平(清甲当天记为TgAb1)分为S1组(TgAb水平下降≥50%TgAb1,n=25),S2组(TgAb水平下降<50%TgAb1或升高,n=23),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清甲疗效,继续随访观察患者的疾病持续或复发情况。 结果:清甲前后高TgAb患者比例分别为39.5%、21.5%,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0);G1组患者女性居多,年龄更小,瘤体更大(P=0.022,P=0.016,P=0.017),清甲剂量更高(P=0.035)而清甲成功率更低[52.1%vs83.4%,P=0.000];S1、S2两组患者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有显著差异[40.0%vs69.6%,P=0.040],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清甲成功率分别为68.0%、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疾病持续或复发率分别为16.0%、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结论:131I清甲后TgAb变化趋势与PTC患者的清甲疗效有关系,动态监测TgAb变化趋势可为预测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TgAb阳性的BRAFV600E突变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1I清甲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TgAb与BRAFV600E基因突变对PTC患者131I清甲疗效的联合效应。方法:回顾性纳入298例无远处转移的PTC患者,根据TgAb水平及BRAF基因分为G1组(TgAb≥115IU/mL,BRAF突变型,n=45),G2组(TgAb≥115IU/mL,BRAF野生型,n=40),G3组(TgAb<115IU/mL,BRAF突变型,n=174)和G4组(TgAb<115IU/mL,BRAF野生型,n=39),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比较四组患者清甲疗效;TgAb阳性(TgAb≥115IU/mL)的患者继续随访,观察TgAb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携带BRAF突变的PTC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更多、更易出现被膜侵犯及较晚的TNM分期,而TgAb阳性更多见于年轻的女性PTC患者。四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仅在性别和年龄上有显著差异,G2组女性居多,更趋年轻(P均=0.000),清甲成功率分别为57.8%、67.5%、74.1%及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G1组成功率最低;多因素分析显示,TgAb阳性合并BRAF基因突变的状态与清甲疗效相关(P=0.029)。后续随访中,G1组患者TgAb水平下降速度较G2组缓慢,且在第18-24个月时有所上升。 结论:合并TgAb阳性的BRAF突变型PTC患者其清甲疗效较差,这种联合状态也许可以作为PTC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BRAF基因可以削弱清甲治疗降低PTC患者TgAb水平的效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