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6h】

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

1.4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2.1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2.1.1刘易斯(W.A.Lewis)的劳动力流动和二部门结构发展模型

2.1.2“费一拉尼斯”模型

2.1.3乔根森模型

2.1.4托达罗(M.P.todaro)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理论

2.1.5移民网络

2.1.6“推—拉”理论

2.2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述

2.3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4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特征与问题分析

3.1改革开放后的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回顾及现状

3.1.1改革开放后的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回顾

3.1.2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3.2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

3.2.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方法

3.2.2方法说明与评价

3.2.3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3.2.4测算方法的评价

3.3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3.3.1宁夏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分布情况

3.3.2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分析

3.3.3转移趋向及行业

3.4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影响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4.1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影响

4.2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4.3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制约

4.4完善的就业渠道、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4.5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4.6人口增长因素

4.7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5.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5.2以乡镇企业改制为动力,加快劳动力就业

5.3大力发展小城镇,继续加强“吊庄移民”建设

5.4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5.5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5.6大力发展劳务输出

5.7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优

5.8实行户籍制度的创新,向农民敞开城镇的大门

5.9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对于我国这个有着近9亿农民的人口大国来说,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关系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农民生活的稳定提高,己经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介绍。国外主要有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费—拉尼斯”模型、托达罗模型、“推—拉”理论等。国内主要介绍了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三章是对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后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宁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宁夏农村目前约有93.5万剩余劳动力。接着本文从劳动力的性别、年龄特征、转移行业、转移地区、经济效益、文化素质等方面对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如就业不充分、回流严重、就业环境差、劳动力素质低、转移盲目性等等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制约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完善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乡镇企业的发展、人口增长、户籍、社会保障、土地等制度。第五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宁夏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主要有: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计划生育、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完善土地流转、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