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源刺激对酿酒葡萄白藜芦醇诱导合成的影响
【6h】

外源刺激对酿酒葡萄白藜芦醇诱导合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植物中白藜芦醇的存在及其理化性质

2.2白藜芦醇的药理活性

2.3白藜芦醇的提取

2.4产地生态条件及环境胁迫对葡萄白藜芦醇的影响

2.5白藜芦醇的合成

2.6白藜芦醇的诱导

2.7 REs的开发前景

2.8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主要试剂与仪器

3.2试验试材及处理

3.3葡萄果实品质的研究

3.4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3.5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3.6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白藜芦醇标准曲线的制作

4.2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及其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

4.3水杨酸处理对葡萄中白藜芦醇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

4.4乙烯利处理对葡萄中白藜芦醇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

4.5乙磷铝处理对葡萄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4.6不同诱导时期和不同诱导处理对葡萄Res诱导率的分析

第五章讨论

5.1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葡萄果皮及叶片中白藜芦醇的变化规律

5.2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5.3水杨酸、乙烯利和乙磷铝对葡萄白藜芦醇合成代谢的影响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白藜芦醇(3,4,5-trihydrolystilbene)是葡萄在抵御外源刺激伤害时产生的植保素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健康特别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功效。
   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rbernet-Sauvignon)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水杨酸、乙烯利、乙磷铝喷施对葡萄果皮及叶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诱导作用及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白藜芦醇在酿酒葡萄赤霞珠生长发育过程中含量不同,其中葡萄果皮中白藜芦醇变化呈现双峰形态。转色期含量最高,随着葡萄的成熟,白藜芦醇含量逐渐下降,到葡萄采收期白藜芦醇含量又有所上升。葡萄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也呈现双峰形态,且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低于果皮。葡萄果皮和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在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2.水杨酸对葡萄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诱导效果,在葡萄幼果期诱导率较高,但诱导效果较短暂。其中4 mM的水杨酸对葡萄白藜芦醇的诱导效果最佳。不同水杨酸浓度对葡萄果皮中白藜芦醇含量和PAL活性呈正相关。
   3.乙烯利对葡萄白藜芦醇的诱导效果不明显,虽然在幼果期诱导提高了葡萄果皮白藜芦醇含量及PAL活性,但,分析认为是乙烯利提前了葡萄转色期所致。
   4.乙磷铝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葡萄果皮及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并且作用时间较长。最佳诱导浓度为30 mg/L。
   5.葡萄有色品种果皮中白藜芦醇含量高于白色品种,感染卷叶病毒的蛇龙珠,葡萄果皮内白藜芦醇含量高于健康植株。
   三种诱导剂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酿酒葡萄赤霞珠白藜芦醇含量。其中水杨酸诱导效果较佳,但作用时间较短暂。乙磷铝诱导效果最佳,作用时间较长,但乙磷铝是一种农药,应慎重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