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脆弱移民区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式研究——以红寺堡区为例
【6h】

生态脆弱移民区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式研究——以红寺堡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1.3.2 资源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式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5.1 数据来源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供需现状

2.3.1 水资源供给状况

2.3.2 水资源利用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3.1 研究方法

3.2 评价指标选取

3.2.1 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3.2.2 构建指标体系

3.3 确定理想值和指标权重

3.3.1 确定理想值

3.3.2 确定指标权重与原始数据分析

3.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3.5 本章小结

3.5.1 结论

3.5.2 讨论

第四章 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式研究

4.1 构建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型

4.1.1 建模前提和约束条件

4.1.2 选取模型指标和匹配类型

4.2 区域匹配模式分析

4.2.1 选择参考区

4.2.2 分析匹配模式

4.2.3 经济-资源综合承载力分析

4.2.4 匹配模式验证

4.3 本章小结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5.1 构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5.3 指标权重确定

5.3.1 计算方法

5.3.2 权重确定

5.4 权重和原始数据分析

5.4.1 水资源高效利用权重确定

5.4.2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确定

5.4.3 生态环稳定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5.5 协调度模型结果

5.5.1 结果分析

5.5.2 相应对策分析

5.6 本章小结

5.6.1 结论

5.6.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水资源承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影响红寺堡区生态环境和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性资源,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式对协调区域的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以红寺堡区为研究区域,以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匹配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状态空间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人口-经济-水资源匹配模型对红寺堡区的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匹配状况做出定量的分析,分析了三者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红寺堡区生态脆弱的现状,利用协调度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红寺堡区水资源现实承载力处于超载的状态,但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加速,红寺堡区水资源承载状况不断好转,接近于水资源理想承载力。
  (2)红寺堡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的匹配模式为水资源与人口、经济都处于不匹配的模式,处于经济落后、资源不足的状态。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人口水资源比较压力指数都大于1,两者的承载类型都处于承载力不足的状态。人口经济压力指数能随着经济增加而减少,人口水资源压力指数随着区域人口增加而出现波动性的上升。经济承载人口和资源承载人口都处于超载的状态。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为132000人,水资源承载人口处于超载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水结构的改进,综合承载人口不断增加。在开发和建设该区域时,应当以区域的限制性资源为约束条件,合理控制区域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规模,防止出现人口数量超载,资源数量不足,经济落后的贫困局面。
  (3)2009年-2011年红寺堡区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稳定的变化,但在2012年出现了轻微的下滑。按照协调度等级来划分红寺堡的协调发展水平,由2009年的濒临失调下滑至2012年轻度失调,协调度指数由0.49下降到0.35,总体呈恶化的趋势。表明水资源与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不够理想,协调度指数不断下降,达到轻度失调的水平;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容乐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