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研究
【6h】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舆论监督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形成与传播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相关的几个概念阐述

第二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载体

第三章 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社会影响力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典型热点实例分析

第二节 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简要分析

第三节 网络监督对社会的正影响

第四节 网络监督对社会的负影响及产生的根源

第四章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途径

第一节 完善法规管理、加强网络管理

第二节 强化媒体引导、改善传播环境

第三节 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传播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网络舆论监督参与情况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短短数年,其影响力就在时间与空间的范围内不断扩大,它借助互联网快速有效地反映舆论形成、传播、发展的全过程,成为公众参与政治、实现民主的重要途径。同时,网络舆论监督延续了互联网“双刃剑”的特性,在聚焦社会生活、彰显大众民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也因互联网自身存在着匿名、交互、虚拟等特性而表现出大量负面形态,如网络语言偏激、网络信息失真和网络行为暴力等,如果不能有效而合理的解决出现的上述问题,那么网络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因此而无比迫切与重要。
  本文试微缩角度至网络舆论监督,着重梳理形成系列强社会效应的部分网络焦点案例,揭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基本特征,深入且细致的分析了它形成的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力,挖掘网络舆论监督产生正、负影响的根源。本文提出,要从完善法规管理、加强网络管理,强化媒体引导、改善传播环境,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传播意识三大理念着手,实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适度监管、推行实名制、强化媒体引导、净化传播环境、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传播意识等具体手段,就能够在避免网络舆论监督消极作用的同时有效增强其积极影响,网络舆论监督水平的有效加强为其本身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现实基础,同时将长期影响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更将有利于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