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批评“异质远距”说的中西互释——以先锋小说为例
【6h】

新批评“异质远距”说的中西互释——以先锋小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异质远距”理论研究综述

三、先锋小说比喻研究综述

第一章 新批评“异质远距”理论概述

第一节 “异质远距”的酝酿

一、张力概念的建构

二、隐喻的重新审视

第二节 “异质远距”的提出

一、概念的问世

二、意义的深化

第三节 “异质远距”的内涵

一、本体与喻体性质的“异”

二、本体与喻体距离的“远”

第二章 先锋小说“异质远距”比喻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本体与喻体的“异质”性

一、人与物之异

二、物与物之异

三、抽象与具体之异

第二节 本体与喻体的“远距”性

一、感官之远

二、逻辑之远

第三章 先锋小说“异质远距”比喻的审美效应

第一节 比喻的新奇感

一、反常组合

二、陌生化

第二节 比喻的想象力

一、隐喻即创造

二、两种想象力

第三节 比喻的多向性

一、阐释的空间

二、多重的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异质远距”是英美新批评提出的隐喻取譬的重要原则,强调隐喻的本体与喻体应具有性质相异和距离较远的特征,以给读者新奇的艺术感受。先锋小说指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热衷于语言实验的小说类型,包括残雪、马原、洪峰、苏童、余华、莫言等一批作家的小说创作实践。本文以“异质远距”理论为研究视角,以中西互释为研究思路,通过分析先锋小说新奇诡异的比喻所具有的特点及审美效应,力图在新批评“异质远距”理论与中国先锋小说取譬特色之间建立起对话关系,达成二者双向阐释的目的。
  绪论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阐述选题的缘起与意义。本选题来自对新批评隐喻取譬原则与先锋小说用喻特点之间关系的发现与思考。研究的意义则在于以先锋小说的比喻阐发新批评的隐喻原则,以新批评的观点分析先锋小说比喻的特点,深化对中国本土文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认识。二是研究综述。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总结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本研究的重心及思路。
  第一章介绍英美新批评“异质远距”理论的基本情况。第一节阐述其酝酿过程。新批评的两个概念“张力”、“隐喻”,对于“异质远距”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张力”是“异质远距”比喻的核心,隐喻则是“异质远距”比喻的基础。第二节阐述其建构特点。“异质远距”比喻对作者而肓,就是尽可能维持本体与喻体相互冲突的关系,对读者而言则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对本喻体的微妙关系做出恰当解读。第三节总结其基本内涵。本喻体因分属不同的经验领域而性质相“异”,本喻体因被创造性联系在一起而距离较“远”,这两方面的特征构成“异质远距”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阐述先锋小说“异质远距”比喻的表现特点。第一节分析先锋小说比喻在本喻体上的“异”。先锋小说本喻体的“异质性”有三种表现,分别是“人与物之异”、“物与物之异”、“抽象与具象之异”。第二节讨论先锋小说比喻在本喻体上的“远”。先锋小说比喻的“远距”主要表现在“感官之远”与“逻辑之远”两个方面。
  第三章阐述先锋小说“异质远距”比喻的审美效应。第一节分析比喻的新奇感。先锋小说以反常组合创造的比喻,新奇诡异,极具陌生化效果。第二节分析比喻的想象力。先锋小说的比喻是作家独具匠心的创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第三节分析比喻的张力性。先锋小说在构建本喻体的关系时,营造出极具张力性的阐释语境,为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结语部分指出,在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本土文学应成为中西文论融会的重要平台,英美新批评“异质远距”理论与中国先锋小说比喻的双向阐释,即具有这样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