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县域功能区划分研究——以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
【6h】

基于GIS的县域功能区划分研究——以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进展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2县域功能区划分的内涵及特征

2.1县域功能区划的内涵与原则

2.1.1县域功能区划分内涵

2.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2县域功能区划的特征

2.2.1多元综合性

2.2.2空间地域性

2.2.3政策管理性

2.2.4层次性

3县域功能区划分相关理论

3.1可持续发展理论

3.2生态经济理论

3.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3.4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理论

4县域功能区划分的方法

4.1县域功能区划的目标与任务

4.1.1县域功能区划目标

4.1.2县域功能区划任务

4.2县域功能区划分基本方法

4.2.1确定空间尺度

4.2.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2.3赋值及量化因子

4.2.4叠置评价指标

4.2.5分析功能类型

4.2.6功能区的空间聚类

5鄂托克旗功能区划分方案

5.1研究区概况

5.1.1区位和行政区划

5.1.2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5.1.3社会经济

5.2功能区划分方案

5.2.1指标体系评价

5.2.2功能区划分及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6结论

6.1研究成果

6.2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县域功能区划分是指依据县域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将县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具有特定功能类型的空间单元的过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概念,并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逐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反映的是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国土空间的宏观调控,而县域功能区划分是微观的,具体的,能够反映县域国土空间的基本情况。因此,县域功能区划分是主体功能区划在县域空间的细化、具体化。 本文在县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成果基础上,运用相关研究理论和GIS技术方法,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以及资源条件,对其进行功能区划分研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1)主要对县域功能区划分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2)从众多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中挑选了适合县域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空间发展均衡理论构成了县域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3)从县域功能区划分的概念的角度,对县域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介绍了县域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及其四种基本特征。 (4)主要阐述了县域功能区划分的目标、任务及其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包括空间尺度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因子的赋值与量化、评价指标的叠置、功能类型的判别和功能区的空间聚类。 (5)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其划分了生态保护区、农牧业建设区和城镇和工业经济区等三大功能区,并确定了功能类型和发展方向。 (6)主要对论文的基本工作和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