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蒙古族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研究——以内蒙古高校为例
【6h】

蒙古族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研究——以内蒙古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三)研究的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和方法

3.研究创新点

一、婚恋观基础理论问题

(一)婚恋观的概念

(二)婚恋观的特点

1.自主性

2.时代性

3.可变性

4.相对稳定性

(三)婚恋观的内容

1.恋爱观

2.性观念

3.择偶观

4.婚姻家庭观

二、蒙古族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关于恋爱观的调查分析

3.关于性观念的调查分析

4.关于择偶观的调查分析

5.关于婚姻家庭观的调查分析

三、蒙古族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蒙古族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

1.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存在普遍性和公开化

2.蒙古族女大学生中恋爱动机不纯的比例较高

3.蒙古族女大学生在恋爱和学业关系问题上,理性认知与盲目实践并存

4.蒙古族女大学生对性观念的态度宽容和传统道德的淡化

5.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性教育匮乏,对西方性教育的认同感较高

6.蒙古族女大学生在择偶方面,绝大部分坚持与本民族通婚

7.蒙古族女大学生择偶标准出现现实与功利化的色彩

8.蒙古族女大学生对待离婚的态度更加包容

(二)蒙古族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的影响

2.学校教育的影响

3.家庭因素的影响

4.自身因素的影响

四、蒙古族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一)发挥学校教育在蒙古族女大学生婚恋观形成过程中的正确引导作用

1.学校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蒙古语师资队伍

2.高校必须要做到力排社会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婚恋观氛围

3.加强校园文化的作用

4.重视蒙古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

5.加强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性知识的教育

6.重视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

7.学校要加强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

8.重视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9.建立蒙古语网络平台,进行婚恋道德教育

10.注重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民族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和民族优秀品德教育的传承

2.不过分教育孩子把民族作为择偶的标准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关注蒙古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性别及民族歧视

2.成年人要对大学生树立好榜样

3.媒体要积极引导对正确婚恋观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婚恋观是指个体对婚姻和恋爱问题的主观看法和内在价值标准,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她们的婚恋问题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她们的婚恋观问题不仅能反映出她们自身的价值观取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她们未来婚姻家庭状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安定。所以,研究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恋观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婚姻对于女大学生而言意义会更为不同,会关系到女大学生一生的幸福。而女大学生的婚恋问题,又往往处于很敏感和特殊的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本论文主要用调查问卷法,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本次问卷调查是以内蒙古各大高校的蒙古族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了3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71份,有效率为90.33%。阀卷设计到基本情况、恋爱观、性观念、择偶观、婚姻家庭观等方面的问题,一共32道题目来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再从恋爱观、性观念、择偶观、婚姻家庭观方面进行了结果分析,通过结果分析了解到蒙古族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并提出存在问题。本文中,提出了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存在普遍性和公开化、恋爱动机不纯的比例较高、性观念的态度宽容和传统道德的淡化、绝大多数坚持与本民族通婚等存在问题。然后,对问题存在的原因从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家庭、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蒙古语师资队伍,加强对蒙古族女大学生的性教育、婚恋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教育,并针对蒙古族女大学生做就业指导工作等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