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技术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6h】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技术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1.4 学术价值

1.5 应用价值

1.6 研究思路

1.7 创新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思考

3.1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3.2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的特点

3.3 互动式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步骤

4.2 实验条件控制

4.3 教学过程设计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测试结果与分析

5.2 实验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对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技术普修课中的实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活跃田径技术教学气氛,促进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与掌握基础技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智力、情感的全面发展,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同时,为田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也为其它体育项目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
  研究结果:
  1.实验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原始成绩与技评的指标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做到了同质比较,保证了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2.实验后测结果表明: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对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技术与理论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
  3.调查结果显示:互动式研究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教学能力。
  结论:
  1.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练、竞赛、讨论与研究田径技术的内涵,能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正确地掌握了田径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
  2.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结合了田径技术的特点,符合了学生的心理,提高了学生参与田径技术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3.互动式研究型教学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观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进而达到相互提高、共同进步,在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4.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比传统教学方法明显。
  5.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教学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讲解示范能力、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建议:
  1.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项目的特性,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完善理论水平。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和教学水平,要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机会。
  3.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4.教师与学生应以教材为客体进行教学活动,保证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进行模拟指导,而且在课外也较容易实现真实指导。
  5.在教学活动中切忌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进行毫无意义的、盲目的互动活动。
  6.打破教学常规,利用一节或几节课的时间,举行主题与小课题研究结果的讨论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