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西部胡杨根系分泌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6h】

内蒙古西部胡杨根系分泌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引言

1.1根系分泌物研究概况

1.1.1根系分泌物概念

1.1.2根系分泌物组成及种类

1.1.3根系分泌物的作用

1.1.4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

1.1.5根系分泌物分离纯化方法

1.1.6根系分泌物鉴定方法

1.1.7根际概念

1.2土壤酶研究现状

1.2.1土壤酶概述

1.2.2土壤酶研究进展

1.2.3土壤酶在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1.2.4土壤酶的检测技术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地概况

2.2样品采集

2.3试验方法

2.3.1根系分泌物测定方法

2.3.2土壤酶活性测定

2.4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胡杨根系分泌物测定

3.1.1 10年生胡杨林土壤各层根系分泌物组成

3.1.2 20年生胡杨林土壤各层根系分泌物组成

3.1.3胡杨林下羽茅三芒草根系分泌物组成

3.1.4胡杨林缘根系分泌物组成

3.1.5胡杨根系分泌物化感成分分析

3.2胡杨根际土壤酶活性

3.2.1不同地点胡杨林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

3.2.2不同地点胡杨林根际碱性磷酸酶活性

3.2.3不同地点胡杨林根际淀粉酶活性

3.2.4不同地点胡杨林根际脲酶活性

3.2.5不同地点胡杨林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

4.结果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中心第一试验场、水桐村胡杨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胡杨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用气质联用仪对根系分泌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苯酚一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磷酸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结果表明: 1.胡杨根系分泌物主要包括烷类、酮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酰胺和酚类等,但具体组分和相对含量因林龄和深度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一些水溶性的有机酸,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直链醇,脂肪族醛和酮,酚,烃类及其衍生物等低分子有机物,具有化感作用,被认为是化感物质。酚类是构成高等植物化感物质的主要成分。土壤中的十七碳烷,十八碳烷可能来自十七酸,十八酸的还原产物,其分子量虽小,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化感作用比较强。 2.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深度中总体上呈现出表层到深层逐渐减少的规律,在不同深度中,表层酶活性最高,40~50cm最低,20年生高于10年生。 3.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深度中总体上呈现出表层到深层逐渐减少的规律,在不同深度中,表层酶活性最高,40~50cm最低,20年生高于10年生。 4.脲酶活性在在不同深度中总体上呈现出表层到深层逐渐减少的规律,在不同深度中,表层酶活性最高,40~50cm最低,20年生高于10年生。 5.淀粉酶活性在不同深度中总体上呈现出表层到深层逐渐减少的规律,在不同深度中,表层酶活性最高,40~50cm最低,20年生高于10年生。 6.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深度中总体上呈现出表层到深层逐渐减少的规律,在不同深度中,表层酶活性最高,40~50cm最低,20年生高于10年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