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对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机理的研究
【6h】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对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 略 语 表

1 引言

1.1 益生菌

1.2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1.3 益生菌在发酵牛乳中的应用

1.4 益生菌在发酵豆乳中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在益生菌研究中的应用

1.6 蛋白质组学在益生菌研究中的应用

1.7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特性

3.2 转录组学分析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差异

3.3 蛋白质组学分析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差异

4 讨论

4.1 蛋白水解酶系统相关基因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的影响

4.2 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的影响

4.3 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的影响

4.4 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的影响

4.5 其他途径相关基因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是从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优良益生性状的干酪乳杆菌,其对酸和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同时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益生特性,是乳酸菌研究和益生菌开发利用的理想菌株。
  以牛乳作为培养基来生产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得到了世界上研究者和市场的普遍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接种量(1×107CFU/mL)相同时,L. casei Zhang在豆乳中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牛乳(P<0.05),至发酵终点(pH4.5)所需时间分别为14.5h和18h;发酵结束后,豆乳中活菌数可达109.10±0.08 CFU/mL,显著高于牛乳中活菌数(108.24±0.09 CFU/mL)(P<0.05)。这一结果表明L. casei Zhang在豆乳中生长好于牛乳中,或许用豆乳作为基料生产益生菌发酵制品较牛乳更为合适。
  为了探明L.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的生长机理,本研究依据其基因全序列,采用其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从基因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对这一机理进行了研究。
  转录组学分析表明,L. casei Zhang在牛乳中生长和发酵过程中,在稳定生长期(pH4.5)较对数生长期(pH5.2)共有84个基因显著表达,其中59个表达显著上调控基因中(P<0.05),40.5%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而豆乳生长和发酵过程中,对数生长期(pH5.2)较迟滞生长期(pH6.4)有162基因表达显著不同(P<0.05),稳定生长期(pH4.5)较对数生长期(pH5.2)有63个基因表达显著不同(P<0.05),其中对数生长期48.6%的表达上调控基因(93个)与氨基酸的转运和代谢有关,稳定生长期48.8%的表达上调控(46个)与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相关。
  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L. casei Zhang在豆乳中生长,较牛乳共有144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迟滞生长期(pH6.4)34个,对数生长期(pH5.2)64个,稳定生长期(pH4.5)46个,三个时期表达上调控蛋白点分别为24个、34个和33个,编码这些表达上调控蛋白质的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和核苷酸的转运和代谢。
  进一步分析表明,L. casei Zhang在牛乳生长过程中,主要上调控基因与PTC系统和磷酸戊糖途径 PPP相关;而在豆乳生长过程中,主要上调控基因与蛋白水解酶系统(胞外蛋白酶PrtP、寡肽转运系统Opp和胞内肽酶Pep)、氨基酸(谷氨酸gln、赖氨酸lys和甲硫氨酸met)和核苷酸(嘌呤Pur和嘧啶Pyr)代谢相关,尤其是蛋白水解酶系统的活跃表达,使得L. casei Zhang在豆乳能够分解大豆蛋白质为自身的生长提供充足氨基酸和核苷酸,这可能是其在豆乳中生长优于牛乳的主要原因。
  本课题从基因水平上揭示L. casei Zhang在牛乳和豆乳中生长代谢机制,指出由于对牛乳和豆乳体系中蛋白质的水解和氨基酸的代谢不同,使其生长有所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