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大豆和栽培大豆饲用型杂交后代的评价
【6h】

野大豆和栽培大豆饲用型杂交后代的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比较

3.2 营养成分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以科尔沁地区的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大白眉)为父、母本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2011年5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试验地开展了以饲用为目的的观测研究。测定内容包括杂交后代植株性状,花期和结荚期生物量,所选株系茎、叶、荚中的蛋白质、无 N浸出物、纤维、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等营养成分,目的是对遗传性状稳定的株系进行评价,为生产上选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的饲用型新品系提供理论依据。
  经过开花期、结荚期的7个株系单株生物量之间的对比和开花期到结荚期单株生物量的增长幅度对比表明,S002号株系最适合在开花期刈割,22号株系则适合在结荚期刈割,而20号和21号株系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牧草产量都比较高。综合7个株系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最适合在开花期饲用的是14号株系,最适于在结荚期用作饲喂家畜的是21号株系,而开花期和结荚期都可以刈割饲用的是20号株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