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种禾草混播植被在寒冷半干旱带的护坡性能研究
【6h】

4种禾草混播植被在寒冷半干旱带的护坡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前言

1.1公路边坡植物护坡发展简史

1.2 植物护坡理论

1.3草种的建植方式

1.4 混播建植技术及其基本模式

1.5 适宜寒冷半干旱带种植的护坡草种

1.6 公路边坡绿化防护一般要求

1.7 混播建植应该遵循的原则

1.8目前混播草种建植公路边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9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2.2试验方法

2.3测试指标

2.4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生态适应性指标

3.2固土能力指标

3.3 保水能力指标

3.4 景观效果指标

3.5 综合分析

3.6利用 AHP 法分析结果

3.7 总结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3 混播建植护坡草坪应该注意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随着国家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寻找适宜公路边坡的护坡植物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我国寒冷半干旱带的应用较少。本文使用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冰草(Agropyromcristatum(L.)Gaertn)、披碱草( Elymus dahuricus Turcz)、老芒麦( Elymus sibiricus L)4种禾本科植物进行混播植被的建植用于护坡效果试验,设计为15个混播组合,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每个混播组合进行综合评分,以求找到最适宜寒冷半干旱带地区护坡最佳草种组合。
  本研究利用Yaahp软件对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不同草种混播组合建立模型,并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可以计算综合得分的评分系统。系统将最佳草种混播组合作为目标层;生态适应性、固土能力、保水能力和景观效果4项作为准则层;成坪速度、越冬率、综合抗逆性、株高、密度、盖度、根体积、根系分布情况、地下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抗冲刷能力、地上生物量、茎叶截留率、色泽、绿色期和均一性等16个影响因素作为指标层。使用该系统,对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哈素海环湖路路基边坡不同草种混播组合植被的护坡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本研究4个草种的15个组合处理中,最佳的组合为无芒雀麦、冰草、披碱草、老芒麦4种草种等比例混播的处理,最差的为老芒麦单播的处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