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SR标记的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6h】

基于SSR标记的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

1.2 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3 早晚花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西伯利亚杏DNA检测结果及引物多态性分析

3.2 西伯利亚杏早花与晚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3.4西伯利亚杏早晚花个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4 讨论

4.1 西伯利亚杏稳定晚开花植株的选择及其重要性

4.2 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群体的ISSR和SSR标记研究的比较

4.3 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4.4 早晚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4.5 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4.6 晚开花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和QTL定位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西伯利亚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但因花期晚霜及高比例的无效花严重影响着其产品——苦杏仁的丰产和稳产性。因此,选出能够避免晚霜冻害的优良晚花单株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sm),研究了西伯利亚杏早晚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1)共利用28个微卫星引物对内蒙古西伯利亚杏资源圃内选择的早花23个体和晚花30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21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5个。
  (2)早花群体等位基因数Na为1.926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63,多态性位点数为92.6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86, 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530。晚花群体依次Na为1.9447,Ne为1.3320,PPB%为94.47%%,H为0.2161, I为0.3492。
  比较早晚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晚花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指数(PPB%)和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Na要高于早花群体。而早花群体的其它遗传多样性指数(如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H、Shannon多样性指数I等)要高于晚花群体,但是差异小。
  (3)早晚花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270,表明总遗传变异的2.7%存在于群体间,97.3%存在于群体内;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是5%,群体内的变异为95%。早晚花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17.9877,群体间有很强的基因流。
  (4)用NTSYS聚类软件对早晚花个体进行聚类,在相似系数0.70处聚成了晚花类、早花类和扎鲁特3类;用GenAlEx软件进行的主成分分析,也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结果,即聚成了晚花类、早花类和扎鲁特3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