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植被分析与制图
【6h】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植被分析与制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植被数量生态学

1.2.2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1.2.3 植物物种种间关系

1.2.4 植被与环境关系

1.2.5 植被制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

2.5 植被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数据及其获取与分析手段

3.1 数据来源

3.1.1 样方数据

3.1.2 气候数据

3.1.3 卫星遥感数据

3.2 硬件和软件

3.2.1 硬件

3.2.2 软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短花针茅群落分类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DCA排序结果

4.4.2 短花针茅群落特征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短花针茅群落主要物种种间关系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种间联结性的x2检验

5.2.2 Spearman秩相关分析

5.3 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5.4.1 x2检验

5.4.2 Spearman秩相关分析

5.4.3 生态种组的划分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短花针茅群落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数据处理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6.4.1 主成分分析

6.4.2 相关分析

6.4.3 短花针茅群落空间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短花针茅草原植被制图

7.1 引言

7.2 卫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7.2.1 TM图像的特点

7.2.2 几何校正

7.2.3 波段组合

7.2.4 图像增强

7.3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

7.3.1 矢量图层的叠加

7.3.2 调查样点矢量文件的生成

7.3.3 确定分类系统

7.3.4 建立目视解译标志

7.3.5 专题信息提取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暖温性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生境复杂多样,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短花针茅草原为鄂尔多斯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从植被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其群落特征,阐明植被-环境关系,并编制植被图,对于该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植被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从植物群落的排序、分类、种间关系、群落与环境关系,以及群落分布图的绘制等多个方面,对该区域短花针茅草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以样方内物种出现与否作为植被数量分类的指标,采用传统分类与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短花针茅草原划分为|狭叶锦鸡儿|-短花针茅、短花针茅-百里香、短花针茅-小针茅、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群落、短花针茅-本氏针茅、短花针茅-杂类草和短花针茅-碱韭等7种群丛组类型。
   ⑵应用2×2列联表的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短花针茅群落18个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不显著的种对多于相关显著和极显著的种对。在所有种对中,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种对几乎各占一半。2)18个主要物种被划分为四个生态种组:短花针茅组、阿尔泰狗娃花组、旱蒿组和狭叶锦鸡儿组。
   ⑶应用PCA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短花针茅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温度梯度与水分梯度这两个水热因子的复合梯度是影响该区短花针茅群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人为干扰与短花针茅群落类型的分异有着密切的联系。
   ⑷利用TM遥感数字图像,绘制了短花针茅草原分布图,直观地表达了鄂尔多斯高原不同类型短花针茅群落的空间分布现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