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6h】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 、比较的方法

2 、辩证的方法

3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论文结构

一、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

(二)分级财政体制的客观必要性

(三)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内容

1 、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功能

2 、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

二、财政分权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1 、穆斯格雷夫分权理论

2 、施蒂格勒的分权理论

3 、奥茨分权理论

4 、分权“俱乐部”理论

5 、分权的偏好误识问题

6 、“以脚投票”理论

(二)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

(三)制度变迁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

三、国外分级财政体制的比较及借鉴

(一)美国的财政体制

1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的划分

2 、政府间财权与收入的划分

3 、政府间转移支付

(二)日本的财政体制

1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的划分

2 、政府间财权及收入的划分

3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三)印度的财政体制

1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的划分

2 、政府间税收的划分

3 、政府间转移支付

(四)国外分级财政体制的借鉴意义

四、中国财政分权的历史演变

(一)19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

1 、统收统支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0-1978年)

2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979-1983年)

3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3-1987年)

4 、财政包干体制(1988-1994年)

(二)1994年以后的财政管理体制

1 、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

2 、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体制

(三)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

(四)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简要评价

1 、积极成效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一)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

(二)以政府职能和公共产吕受益范围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

1 、划分政府间事权范围的原则

2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划分

3 、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划分

(三)以完善税制为重点,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及收入

1 、改革税收管理权限划分办法

2 、重新调整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

3 、完善省级以下分税制度

(四)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1 、规范转移支付的原则

2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

3 、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形式

4 、建立转移支付评价和考核体系,完善立法和监督机制

(五)以贯乇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赋予民族地区更多的财政自治权

1 、进一步修订《民族区域自治法》,扩大民族地区财政收入自主权,落实民族地区财政支出自主权

2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六)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1 、实施政府收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2 、建立地方公债制度,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

3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财税管理体制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在对西方主流财政分权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及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受西方财政分权理论的影响,中国所经历的制度变迁与财税管理体制,特别是现行财税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建立、完善、成效与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归纳。同时,将研究视野扩大到国际范围,以管理权限分散的联邦制国家和管理权限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的分级财政体制实践为研究内容,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财政体制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从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职能、明确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权事权、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提出基本设想和政策建议,以期对提高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