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立法对策——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6h】

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立法对策——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民族群体性事件概述

(一)民族群体性事件法律界定

1.何为群体性事件

2.何为民族群体性事件

(二)我区民族群体性事件的态势和特点

1.我区民族群体性事件的趋势

2.我区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三)我区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

2.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原因

3.触犯少数民族感情原因

4.利益表达、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二、民族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现状

(一)我区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现状

(二)民族群体性事件的防控保障

三、构建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立法对策

(一)地方立法权运用的法律基础

1.宪法授权

2.立法法

3.民族区域自治法

4.突发事件应对法

5.有关行政法规

(二)民族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一般原则

1.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指挥的原则

2.依法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4.坚持抓早、抓小的预警原则

5.审慎原则

四、地方立法具体内容考量

(一)确立立法目的

(二)确立工作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

(四)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

(五)规范权力运作

(六)明确法律责任

(七)构建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民众利益的表达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不断,民族群体性事件凸显,特别是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严重群体性事件频发,给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及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损害。民族问题不仅事关国内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虽然总体和谐稳定,但民族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对潜在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民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当前中央正在进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对于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化解民族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民族群体性事件,对保持我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我区民族繁荣,维护和发挥好我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作用,更具有突出重要性和战略性意义。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民族群体性事件概述,首先,对群体性事件及民族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予以法律界定;其次简要归纳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群体性事件的态势和基本特点;最后从不同角度分析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第二部分是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现状及运行,主要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现状,并对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进行法律分析。第三部分是构建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立法对策,首先分析地方立法权运用的法律基础;其次试概括调处民族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原则;最后探讨地方立法的具体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