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6h】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结构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概述

(一)定义

1.框架性定义

2.规则性定义

3.两种定义的异同点

(二)理论基础

1.货币中性理论

2.动态不一致理论

3.信息不对称理论

4.理性预期理论

(三)最优货币政策框架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

1.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

2.具有良好的通货膨胀预测能力

3.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4.具有较高的货币政策透明度

5.具有完善的金融体系

三、中国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存在的问题

(一)可测性问题

(二)可控性问题

(三)相关性问题

四、中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具备的条件

(一)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重要目标

(二)初步具备预测通货膨胀能力

(三)人民银行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四)货币政策透明度逐渐增强

(五)逐步走向成熟的金融体系

五、东亚四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及启示

(一)实施背景

(二)制度设计

1.韩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设计

2.印度尼西亚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设计

3.泰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设计

4.菲律宾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设计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1.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情况

2.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独立性情况

3.泰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情况

4.菲律宾中央银行独立性情况

(四)中央银行责任和货币政策透明度分析

(五)启示

1.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并不严格

2.至少应该赋予中央银行独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利

3.货币政策应该高度透明

六、中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建议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设计

1.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选择

2.通货膨胀目标制衡量指标

3.通货膨胀目标制目标区间

(二)提高中央银行通货膨胀预测能力

(三)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四)增强政策透明度

(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货膨胀目标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已经有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宣布并实质性地采纳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克服了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问题,能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性,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经过二十余年的国际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稳定物价,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非常有效。
   本文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和东亚国家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要求并不严格,而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部分条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未来货币政策改革的可行方向。
   基于此,笔者首先介绍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理论和前提条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具备的条件,然后运用比较分析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介绍和总结东亚四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提高人民银行通货膨胀预测能力;提高人民银行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