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情色学”论——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研究
【6h】

“艺术情色学”论——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苏珊·桑塔格“艺术情色学”的思想渊源

1.1 苏珊·桑塔格“形式”思想溯源

1.2 身体主体性的抗争与身体美学的诞生历程

二、苏珊·桑塔格“艺术情色学”的内涵

2.1 还原艺术品物之本来面目

2.1.1 反对阐释

2.1.2 “形式”与“风格”

2.1.3 “静默之美学”

2.2 艺术的电击疗法——新感受力

2.2.1 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2.2.2 身体化的新感受力

2.2.3 “堪鄙”的新感受力

三、苏珊·桑塔格“艺术情色学”批判

3.1 色情、道德与艺术

3.1.1 “艺术情色学”与色情艺术

3.1.2 “艺术情色学”与艺术的道德维度

3.2 “艺术情色学”的理论评价

3.2.1 阐释、“过度阐释”与“反对阐释”

3.2.2 “艺术情色学”的激进姿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苏珊·桑塔格所谓的“艺术情色学”意在反对挖掘作品潜在意义的破坏性阐释行为,力图摒弃那种将内容与形式做明确区分的对待艺术作品的方式,转而将“风格”视作艺术的本质。所谓“风格”即作品的总体性,是艺术家意志的标志,是作品完成后呈现出的外在形貌。但“反对阐释”只能是一种理想,根本无法实现。桑塔格所提倡的描述性批评,实质是一种针对作品赖以起作用的机制所做的批评。与其说桑塔格是“反对阐释”,不如说她意识到了艺术研究完全可以不仅仅是针对文本中的主题或人物所做出的一些爱憎反应。“艺术情色学”要求审美主体高度投入地“凝望”作品,将自身无关审美的因素悬置从而成为纯粹的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充分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真正做到身-心一体地体验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更多的去听、去看、去体验。“艺术情色学”目的在于激活人们已经钝化了的感受力,即滋养一种身体化的“新感受力”。桑塔格所谓的“新感受力”是非政治的,其实质是唤醒一种无意识,滋养人们内心的否定性,以培养人们自由选择的能力。保有内心的“否定性”,意味着避免被体制或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驯服。因之,“新感受力”又并非是非政治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