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蒙元文化视野下的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研究
【6h】

蒙元文化视野下的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元代蒙汉文学交流融合情况

二、杨景贤及《西游记》

三、研究现状评述与研究步骤安排

第一章 杂剧《西游记》人物形象的新变及原因探究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新变

一、唐僧形象

二、孙悟空形象

三、猪八戒形象

四、沙和尚形象

五、白龙马形象

第二节 人物形象新变的原因探究

一、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文人思想观念的解放

三、舞台艺术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蒙元时期的宗教观念对杂剧《西游记》的影响

第一节 杂剧《西游记》表现出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第二节 杂剧《西游记》表现出对宗教的嘲讽

第三节 《西游记》杂剧是多种宗教相互融合的产物

第三章 蒙元文化对杂剧《西游记》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西游记》杂剧独特的审美倾向

一、简明、风趣

二、阳刚、酣畅

第二节 诙谐风趣的艺术风格

一、诙谐风趣的娱乐色彩

二、诙谐风趣的个性化语言

第四章 蒙古族文化习俗对杂剧《西游记》的影响

第一节 蒙古族抢婚习俗在《西游记》杂剧中的体现

一、抢婚习俗的产生及发展

二、抢婚习俗在杂剧《西游记》中的体现

第二节 蒙古族女性的性格特征对《西游记》杂剧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一、蒙古族女性的性格特征

二、杂剧《西游记》中机智顽强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蒙古史诗中的骏马形象对《西游记》杂剧的影响

一、蒙古人爱马与杂剧中“马”的具体形象的产生

二、蒙古人崇马与杂剧中的神“马”

三、蒙古人疼马与杂剧中作为取经一员的“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杨景贤作为蒙古族戏曲作家,是元末明初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西游记》杂剧是取经故事的一次大总结,在诗话及戏曲、小说的演变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在文学史中却很少提及杨景贤和他的杂剧《西游记》,杨景贤的生平也相对模糊,尤其把杨景贤的代表作《西游记》杂剧放在蒙古族传统文化里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重点把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文本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运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对文本考证法、对比法来对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剧本进行研究和论证。本文拟分四章:
  第一章,考察杂剧《西游记》人物形象的新变,并着重从蒙元文化背景中探寻这种新变的原因所在。
  第二章,从蒙元宗教文化观念出发,考证杂剧《西游记》是蒙元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以及论证杂剧《西游记》对此期宗教的实用主义态度和嘲讽。
  第三章,则从艺术角度出发,考察蒙元文化背景下的杂剧《西游记》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考察蒙古族英雄史诗对杂剧《西游记》的影响。从抢婚习俗、女性形象以及骏马形象三个方面考证蒙古族英雄史诗与杂剧在《西游记》创作的某些内在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