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发展历程及美学内涵
【6h】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发展历程及美学内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序言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一、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发展历程

1.1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发展概述

1.2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发展阶段

1.2.1 初创期:1946年——1956年

1.2.2 成熟期:1957年——1965年

1.2.3 停滞期:1966年——1977年

1.2.4 繁荣期:1978年——1990年

1.2.5 变革期:1991年——2010年

二、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舞台呈现的艺术特征

2.1 简约淳厚的舞台呈现

2.1.1 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造型

2.1.2 以自然空间为主的舞台空间

2.1.3 以民族风情贯穿的舞台细节

2.2 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的表演

2.2.1 融合着演唱的人物语言

2.2.2 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三、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美学内涵

3.1 遵循现实主义的艺术美学原则

3.2 崇尚英雄品格的民族美学精神

3.3 秉承人与自然相谐的美学传统

3.4 呈现沉静宏阔的草原文化美学气韵

3.5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美学内涵的成因分析

四、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发展的现实思考

4.1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贡献

4.1.1 艺术地展现了草原文化

4.1.2 推动了内蒙古民族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4.1.3 促进了话剧民族化的进程

4.2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的现实困境

4.2.1 市场化与艺术性的两难选择

4.2.2 内蒙古艺术创作环境的改变

4.2.3 文艺运行管理机制的转型

4.3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如何走出困境

4.3.1 坚守民族题材的创作路径

4.3.2 吸收草原文化精髓

4.3.3 艺术形式上的不断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一览表(1955年——2010年)

附录2.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简介

附录3.内蒙古话剧一览表(1920年——2010年)

致谢

展开▼

摘要

内蒙古话剧在中国话剧图谱上闪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新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话剧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主要是由民族题材话剧来确立的,它是以内蒙古戏剧文艺工作者为创作和表演主体,反映蒙古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历史与现实的话剧。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共创作演出话剧253部,其中由内蒙古剧作家原创的剧目占23%,民族题材话剧19部,从数量上看,民族题材话剧虽然不占绝对优势,但它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是在长期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其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台呈现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是其民族性的外化方式,是形式性的表征,在这外化的形式表征之中,包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美学内涵的形成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建构有赖于民族题材话剧自身所具备的民族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质,是蒙古族及其他内蒙古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审美心理、审美方式、审美观念的显现。
  内蒙古民族题材话剧现在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在立足民族题材的基础上,必须创新,不断开掘新的民族生活内容,表现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精神风貌,新的内容就应该赋予新的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