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研究
【6h】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问题

1.研究的现实背景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研究方法

4.论文主要创新点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

一、收入分配理论与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沿革

(一)收入分配理论

1.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2.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

(二)国内高校收入分配模式及发展沿革

1.基于职务的供给制与工资制共存

2.建立高等学校等级工资制度

3.职务等级工资制

4.以职务和工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5.职务等级工资制基础上引入津贴制度

6.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教师收入分配现状

1.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薪酬组成

2.薪酬水平

3.收入分配模式对高校教师激励作用分析

(二)国外高校收入分配模式

1.国外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基本特点

2.国外高校教师薪酬水平

3.国外高校教师薪酬增长机制

(三)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薪酬水平较低,不具有外部竞争力

2.薪酬结构失衡,平均主义现象比较严重

3.考核体系不太健全,考核办法不够科学

4.相关配套政策缺失,长效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发展方向

(一)分配原则

1.激励性原则

2.效率优先原则

3.公平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竞争性原则

(二)收入分配模式发展方向

1.完善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收入分配机制的措施

2.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力资本的主要载体,薪酬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的收入既是教师深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设计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一直是自治区关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焦点与难点。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管理模式发展与变革线索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管理的基本原则,重点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现状,揭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由此分析、比较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改革中收入分配模式的激励作用,从而探索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的发展方向,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校内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改革性津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四部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模式应当与当前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协调,应当与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依托,应当建立符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收入分配模式。形成以“高校自主分配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资金来源多元化,收入分配市场化,模式多样化”为特征的分配模式。本文主要针对校内自筹经费发放的津补贴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下几种分配模式:市场定价模式、期权制模式、年薪制模式、谈判制模式、宽带薪酬模式。在实践中,可以考虑多种模式组合使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院校可以采取不同的分配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