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释意理论视野下记者招待会口译技巧研究——以2013年李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
【6h】

释意理论视野下记者招待会口译技巧研究——以2013年李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收集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释意理论的介绍

2.1.1 释意理论的形成

2.1.2 释意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现状介绍

2.3 语料介绍

2.3.1 总理记者招待会特点

2.3.2 李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内容特点

第三章 释意理论指导下口译技巧分析

3.1 词义层次

3.1.1 信息增补

3.1.2 要点整合

3.1.3 句型转换

3.2 语篇层次

3.2.1 意译法

3.2.2 信息增补

第四章 总结

4.1 研究总结与发现

4.2 研究局限性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升,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多,国外需要通过很多方式了解中国,新闻发布会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由外交部主办的2013年李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的记者招待会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主要阐述新一年政府的观点、立场并回答记者提问。它提问的内容有民生、经济、国际关系、政府机构改革等方面。由于李总理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的自身特点,对译员的知识水平,政治立场,听力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译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李总理的发言内容进行语义理解传达给听众。
  释意理论是在长期的口译实践中建立的,由法国塞莱斯科维奇教授为代表,指出了口译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原语理解、脱离原语词语外壳和译语表达(岳曼曼,2009:89)。塞莱斯科维奇认为“口译就是揭示意义,让它清晰地呈现在别人面前”(Seleskovitch,1978a:8)。该理论认为释意的主要目的在于译意,而不是停留在对语言层次的研究。因此在口译的过程中,译员要清晰的将发言人的意思表达给听众,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语言层次上的转换,且译员的翻译要忠实于意义。
  本文以2013年3月17日“两会”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的口译文本为例,结合了释意派理论对2013年李总理答记者问的口译文本进行分析,总结了译员孙宁在李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中使用的口译技巧。通过研究发现:在进行李总理的答记者问的汉译英的记者招待会中,影响译员的口译因素包括发言人的讲话风格,身份,政治立场等;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译员的常用的使用技巧有信息增补,要点整合,意译法,句型转换,逻辑加工。希望能够为口译学习者提供实践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