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6h】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民营经济概念的界定

2.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

3.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4.关于民营经济制约因素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民营经济概述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

(二)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1.民营经济发展的萌芽期

2.民营经济发展的起步期

3.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期

4.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期

5.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三)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1.苏南模式

2.温州模式

3.珠江三角洲模式

4.中关村模式

5.三城模式

二、民营经济对我国的贡献

(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方面的贡献

1.民营企业数量规模增大

2.民营经济对外贸易势头良好

(二)民营经济推动科技进步

1.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

2.民营企业进入高新科技领域

(三)民营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民营经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五)民营经济增加税收及就业

三、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

1.产权制度的约束

2.市场准入难

3.融资困难

4.税费高

(二)民营企业内部问题

1.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2.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

3.用人机制方面的问题

4.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

5.企业责任感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非政治因素

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1.转变政府职能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3.完善产权制度

(二)民营经济的自我完善

1.创新管理体制

2.创新企业文化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4.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5.提高企业责任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走到了现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依托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其竞争力,向社会证明其存在价值,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全国工商联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民营经济对我国的GDP贡献总量超过了60%,这一数据的公布,再一次引起全社会对民营经济的广泛关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也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来自外部环境,也来自民营经济自身,从诞生那天起,产权问题就伴随着民营经济,直到今天,产权不明晰、产权结构一元化、产权流动性差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社会上依然存在着歧视民营经济现象,这就导致民营经济在进入市场时面临着很大的阻力,“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市场后,融资难也使得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进行生产扩大和技术更新。民营经济在企业管理、用人机制、技术创新、企业责任和企业文化方面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欠缺。面对这些问题,国家一直对民营经济采取鼓励、支持、引导的方针政策,但在政策落实方面难免会有偏差,这给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许多困难,因此,民营经济要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要针对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民营经济概念、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的梳理,使人们对民营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二部分用相关数据使人们更直观的看到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我国发展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外部环境和民营经济自身两方面对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民营经济的自我改革两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