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晶状体摘除对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影响
【6h】

晶状体摘除对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

前 言

资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本研究新见解

参考文献

致 谢

综 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前言:近年研究显示,晶体因素在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晶体在不断增厚和增大,加重瞳孔阻滞,同时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日益增多,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各家观点不一.单独做青光眼手术、或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还是单独做白内障手术仍在探讨中.但由于传统检测手段的限制,无法对房角结构定量测量,尤其对青光眼手术效果的评定,更缺乏量化指标.UBM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使房角结构的量化测量成为可能.我们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行单独的青光眼手术和青白联合术,应用UBM于术前和术后对房角及其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探讨手术对房角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研究明确晶状体摘除对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影响,为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2人(40只眼),根据年龄、性别、青光眼病情轻重、白内障程度配对分两组:A组行巩膜板层下小梁切除术,B组行青白联合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14人(20只眼),男6人、女8人,年龄57-79岁,平均67.9±6.3岁.B组18人(20只眼),男7人、女11人,年龄50-79岁,平均67.4±7.9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只眼,两组各半.检查方法:术前行房角镜和UBM检查.采用Pavlin法检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角(TIA)、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虹膜厚度1(ID1).术后1个月复查以上结果.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结论:1.晶体是引起瞳孔阻滞的主要因素.晶状体摘除可以解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晶体因素.2.摘除晶体可成倍增宽中央前房深度.3.摘除晶体可明显增宽房角,重新开放小梁网.4.摘除晶体使睫状体位置后移.5.晶状体摘除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影响重大,我们建议对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实施青白联合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