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苯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率变异的影响
【6h】

苯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率变异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 述心率变异各频谱成份的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 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心率变异(简称HRV)是指逐次窦性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异性。研究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主要有SDNN和rMSSD等指标;频域分析法主要有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总功率(TP)、低高频比(LF/HF)等指标。关于HRV频域指标的生理机制,大量研究均认为HRV是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参与的,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纤维的活动是HRV的主要成分,并且单独介导HF成分;而LF是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介导的;VLF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关。也就是说RAS影响HRV的机制还不甚明确。 HRV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是心肌梗死后死亡率的预测指标,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手段之一。但是高血压时心率变异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实验复制了以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高为特征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进行干预治疗,旨在进一步研究高血压时心率变异的变化,同时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率变异的影响,从而了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影响心率变异调节的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