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即刻加载不同力值的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研究
【6h】

即刻加载不同力值的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 述正畸支抗种植体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 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通过骨形成蛋白-2(BMP-2)在微螺钉钛合金支抗种植体一骨界面的表达,探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不同力值加载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其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的情况,进一步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3只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饲养。在3只犬上下颌骨的颊侧牙槽骨内分别植入直径1.6mm,长度8mm的钛合金微螺钉种植体共24枚(北京莱顿公司),将种植体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施以0g、200g、400g、600g力,术后每两周加力一次,8周后处死动物进行取材、固定、脱钙、常规HE染色和BMP-2的免疫组化染色,组织学观察,采用中国医科大学仪器设备处的OLYMPUS(DP10)图象分析仪400倍镜下,于种植体骨界面压力侧和非压力侧随机选择4个视野。以图象分析软件测定,用平均灰度值示染色强度。将数据输入SPSS 10.0软件,压力侧和非压力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HE染色示,第一组在不施以加载力的钛合金种植体骨界面偶见有立方型成骨细胞及少量类骨质出现;第二组施以200g的加载力的种植体骨界面开始出现大量成骨细胞及类骨质出现,且种植体压力侧较非压力侧更明显;第三组施以400g加载力的种植体周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界面区明显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部分区域成骨样组织出现;第四组施以600g加载力的种植体近颈部周围被大量纤维组织包绕,排列紊乱,种植体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压力侧可见明显破骨细胞,并出现骨组织缺损现象。 BMP-2染色示,第一组不施以加载力的钛合金种植体骨界面的成骨细胞的胞浆中见弱阳性反应;在第二组200g加载力的种植体界面区呈现出明显阳性反应,种植体压力侧BMP-2的阳性反应强于非压力侧,无明显的纤维组织染色,可见有新生的成骨细胞染色,排列均匀,结构清晰;在第三组400g加载力的种植体骨界面压力侧和非压力侧均见有强阳性反应,种植体边缘纤维也染色,排列紧密,成骨细胞密度增大。在压力侧骨界面区的阳性染色明显增强,其骨质新生活跃,新生骨质表面可见较多的染色阳性的新生成骨细胞;第四组600g加载力的种植体骨界面BMP-2染色显示阳性,但无论是压力侧还是非压力侧呈阳性均弱于第三组,成骨细胞也明显减少,种植体近颈部区域有大量纤维组织呈阳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加载不同力值的种植体骨界面BMP-2的平均灰度值随加载力值的增加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每一组相同力值加载条件下,种植体的压力侧区域BMP-2平均灰度值均略高于非压力侧区域,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1.即刻加载不同力值的钛合金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骨界面均未完全达到骨性结合阶段,主要的结合方式是纤维-骨性结合,部分界面有类骨样组织生成。 2.即刻加载0~400g矫治力并没有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证实了微螺钉钛合金支抗种植体即刻加载正畸矫治力有助于提高种植体与骨组织骨性结合的能力。 3.种植体被施以600g矫形力的即刻负载超出了骨组织应力适应性的范围,阻碍了骨组织的形成,其作为支抗的稳定性也受到怀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