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前后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对门脉CT灌注的实验研究
【6h】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前后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对门脉CT灌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 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CT灌注成像与经动脉门静脉CT造影技术结合的探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前后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对肝脏门脉灌注量的变化情况。 材料与方法:选取10条成年健康实验犬,选择性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行CT灌注检查,获得正常状态时肠系膜上静脉的灌注量(SMVP)和脾静脉的灌注量(SpVP)。然后开腹行保留右外侧叶肝管的胆总管结扎制作不全肝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2-14周后再次行CT灌注检查,获取正常肝叶(右外侧叶)和硬化肝叶(以右中叶为代表)的SMVP和SpVP。比较硬化前后及硬化后正常肝叶、硬化肝叶间的SMVP和SpVP差异。 结果:模型成功制作8只,12-14周后,病理皆提示肝纤维化至肝硬化阶段。造模后右外侧叶的SMVP较正常状态时明显减低(P值分别为0.001,0.003),但SMVP的减低比例(0.071±0.02)较SpVP的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128)。右中叶硬化后的SMVP和SpVP较正常时明显减低(P值分别为0.004,0.004),且SMVP的减低比例(0.59±0.16)较SpVP的(0.39±0.11)明显(P值为0.003)。造模后的右中叶SMVP和SpVP皆较右外侧叶的明显减低,且SMVP的减低比例(0.56±0.17)较SpVP的(0.31±0.14)明显(P值为0.001)。 结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后,SMVP和SpVP明显减低,尤以SMVP减低为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