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论文一牙周炎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目的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论文二牙周炎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实验目的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论文三牙周基础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

实验目的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牙周病危险因素分析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分析影响牙周炎疗效的因素,从而为开展牙周炎预防工作和制定牙周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研究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牙周炎流行病学调查随机选择沈阳市和周边农村(辽中县、高台子县、灯塔县)410人,年龄最小25岁,最大74岁。临床研究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选择病例组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05人,分为慢性牙周炎组(chronic pedodonfitis,CP)、侵袭性牙周炎组(aggressive periodonfitis,AP)和伴糖尿病牙周炎组(periodontiti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DP);对照组为牙周健康者80人,年龄最小28岁,最大71岁,对照组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 2、临床牙周指数流行病学调查: 检查六颗指数牙(16、11、26、31、36、46)的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deOral Hygiene Index,OHI-S)和牙齿松动度(Teeth Moving,TM)。临床研究检查全口现存牙(不包括第三磨牙)的PD、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TM,病例组分别记录基线、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临床牙周指数。 3、全身状况: 采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rx,BMI)[BMI=体重(Kg)/身高<'2>(m<'2>)]衡量肥胖程度。采集病例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空腹血清进行检测,血清学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s-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s-cholesterol,LDL-C)、血清钙(serum calcium,Ca)、血清无机磷(serum phosphorus,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eukomonocyte,LY%)。 4、问卷调查: 除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外,主要包括:①受教育程度;②经济收入;③是否吸烟;④刷牙习惯;⑤对自己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价;⑥接受口腔治疗情况;⑦治疗后主观感受。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沈阳市及周边地区牙周炎患病率为79.3%,包括轻度牙周炎患者45.1%,中度24.8%,重度9.3%。影响牙周炎流行的危险因素按危险程度从大到小为年龄、吸烟、口腔卫生、性别,OR值(95%CI)分别为3.413(0.184~0.848)、23.937(0.634~1.384)、1.700(1.246~2.319)、0.395(0.184~0.848)(P<0.05)。 2、临床研究调整年龄、性别、基础代谢率等影响因素后结果显示,与牙周炎有相关性的指标有BMI(OR=1.321,95%CI=1.069~2.491)、FPG(4.452,0.144~1.412)、TC(3.706,1.819~7.553)、LDL-C(0.318,3.785~5.481)、Ca(5.456,1.831~16.260)(P<0.05)。 3、治疗1个月后慢性组和侵袭性组的PD、CAL、SBI、TM均有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的PD和SBI降低有显著性(P<0.05),CAL和TM无显著降低(P>0.05)。 4、治疗前和治疗后男女的PD、TM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CAL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治疗前男女的SBI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男性SBI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对牙周炎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 5、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吸烟组的和非吸烟组的CAL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吸烟组CAL大于非吸烟组(P<0.05);SBI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吸烟组小于非吸烟组(P<0.05);非吸烟组治疗后1个月TM既有显著降低,而吸烟组治疗后1个月TM降低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TM才表现出显著降低(P<0.05)。 6、肥胖对牙周治疗无明显影响,但超重组和肥胖组的CAL和SBI在治疗后3个月比1个月有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治疗前TC偏高组和TC正常组的CAL,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TC偏高组CAL大于TC正常组(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TC偏高组TM均大于TC正常组(P<0.05)。 8、血清钙对治疗前后PD、CAL、SBI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而治疗前和治疗后Ca偏低组的TM均大于Ca正常组(P<0.05)。 研究结论: 1、本研究的牙周炎流行病学调查覆盖范围较广泛,受检者包括城乡居民,涉及多层次、各年龄段人群,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结果显示沈阳市及周边地区有较高的牙周炎患病率(79.3%),性别、年龄、吸烟、口腔卫生是影响牙周炎流行的重要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与牙周炎无明显相关性。表明沈阳市地区牙周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普及化不够,即使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同样缺乏牙周健康知识,结果提示医疗部门应提高对牙周病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尽快开展有效的牙周保健宣传和预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口腔健康水平。 2、通过临床研究表明高血糖、高血脂、低血钙与牙周炎患病有明显相关性,提示在诊治牙周疾病尤其是难治性牙周病时,应重视全身性疾病的诊治。 3、对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通过三个月的临床观察,表明牙周基础治疗对各型牙周炎均有显著疗效,性别、年龄、吸烟、肥胖、高血脂、低血钙对牙周炎预后的影响存在特殊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牙周炎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减少炎症复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