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1→3)β-D-葡聚糖在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
【6h】

血(1→3)β-D-葡聚糖在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深部真菌感染及临床早期诊断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3)-β-D-葡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原成分,其它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两者存在相关性。我们检测了62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热住院患者及13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判定血浆(1→3)-β-D-葡聚糖对于诊断深部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并了解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高低与MDRA评分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研究组62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及对照组13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同时对被检患者的临床标本作相关的病原学培养及镜检。研究组为2007年4月到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住院发热患者62例;正常对照组13例,来自健康志愿者。 结果: 1、研究组中14例被确诊或临床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含量为105.02±82.22pg/ml;12例为拟诊深部真菌感染者,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含量为8.35±4.32pg/ml;15例为高危者,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含量为13.44±16.52pg/ml;21例为细菌败血症者,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含量为8.43±6.32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65±1.01pg/ml。 2、研究组中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确诊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307,P<0.01);拟诊组、高危组、细菌败血症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327、1.475、1.003,P>0.05、0.05、0.05)。研究组内各试验组比较:确诊组分别与拟诊组、高危组、细菌败血症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4.056、4.229、5.4,P<0.01、0.01、0.01);拟诊组、高危组和细菌败血症组两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035、-0.045、1.27,P>0.05、0.05、0.05)。 3、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以20 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32%、92.86%、89.58%。 4、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与MDRA评分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 5、临床深部真菌感染仍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 结论: 1、假丝酵母菌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深部感染明显增加。 2、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可靠方法,尤其适用于诊断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的深部感染。 3、血浆(1→3)-β-D-葡聚糖≥20pg、ml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佳诊断阈值。 4、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方法简便、省时、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但不能代替病原微生物学检查。 5、对于缺乏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依据的拟诊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的增高可以作为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依据之一。 6、具有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当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明显增高,提示有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7、血浆(1→3)-β-D-葡聚糖在细菌败血症时不增高,可以作为鉴别真菌血症和细菌败血症的依据之一。当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明显增高时,提示有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8、MDRA评分预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性,但不能作为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