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OCT测量健康人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研究
【6h】

OCT测量健康人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旋转性斜视客观检查的研究现状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实验利用干涉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数值并且分析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数值与眼别、年龄、性别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门诊健康体检志愿者198人,年龄从12~60岁,检查396只正常眼,进行视盘—黄斑中心凹夹角的测量。以18岁和40岁为界分为三个不同年龄组,18岁者归于18岁以下年龄组,40岁者归于40岁以下年龄组。12~18岁年龄组66人,进行检查132只正常眼。19~40岁年龄组66人,进行检查132只正常眼。41~60岁年龄组66人,进行检查132只正常眼。利用德国卡尔蔡氏公司生产的干涉光断层扫描仪stratus(OCT)3.0型成像检查,测量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采用内注视法黄斑快速扫描模式扫描,选取信号强度>5,眼底图像清晰,并且数据信息栏无“扫描图像太高、扫描图像太低、图像缺损”等评价的图像。利用干涉光断层扫描仪(OCT)摄取头正位,双眼正位时右眼眼底像三张测量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数值,然后摄取头正位,双眼正位时左眼眼底像三张测量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数值。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的度数由美国医科院研发的绘图软件获得。所有数据均用SPSS(16)为窗口的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右眼和左眼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各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平均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健康人视盘—黄斑夹角性别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范围为0.56~14.29度。 (2)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平均值为7.35±2.15度。 (3)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右眼平均值为7.43±2.46度,左眼平均值为7.27±2.45度,经两配对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4)12~18岁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为7.36±2.09度,19~40岁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为7.26±2.33度,41~60岁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为7.43±2.05度,各年龄组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平均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性。 (5)健康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男性平均值为7.41±2.21度,女性平均值为7.28±2.10度,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利用干涉光断层扫描仪(OCT)对正常的健康人眼底进行扫描,可以客观的测量人眼眼底视盘—黄斑夹角,测得的视盘—黄斑夹角与眼别、年龄、性别无关。应用规范、统一的OCT测量标准,建立健康人群为基础的中国人视盘—黄斑夹角正常值数据库对旋转性斜视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