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6h】

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材料及研究对象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新型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不释放组胺,血流动力学稳定,经霍夫曼消除(非器官依赖代谢),不具累积效应等优点,但唯独起效时间较慢。本课题旨在研究在全麻诱导期间如何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采用静注小剂量麻黄碱及预注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方法,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为顺式阿曲库铵在临床全麻诱导期的更好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全麻下行耳科手术的住院患者45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之间,体重指数19~24kg/㎡,排除严重心血管、肝、肾、神经肌肉疾患等疾病。4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S组),麻黄碱组(E组),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C组),每组15人,所有患者不使用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用药:S组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3 mg/kg,0.9%氯化钠注射液(3毫升),舒芬太尼0.5ug/kg,异丙酚1.5mg/kg;E组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3 mg/kg,麻黄碱70ug/kg(3毫升),舒芬太尼0.5ug/kg,异丙酚1.5mg/kg;C组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15mg/kg(3毫升),舒芬太尼0.5ug/kg,异丙酚1.5mg/kg。各组诱导药物120秒内注毕,患者意识消失后启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用4个成串刺激(TOF)连续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刺激脉宽200us,刺激周期10s,最大刺激电流50ma),调整单次肌颤搐高度(Th)并稳定在100%时,S组与E组分别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C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35mg/kg,各组均在5秒内注毕。肌松药注毕后3分钟进行气管内插管,并对气管内插管的难易程度进行评分。各组分别观察记录从静注肌松药后到T1抑制10%、25%、50%和100%时间(即肌松药起效时间),比较各组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分钟、3分钟和5分钟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变化。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各组患者的性别比例、ASA分级、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S组、E组和C组各组患者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各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是在气管插管后1分钟,E组相比S组有心率升高的趋势(P<0.05),在气管插管后3分钟及5分钟各组心率、平均动脉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E组、C组与S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的各时点都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为T1抑制10%(64.3±17.1)秒、(66±17.4)秒和(91.7±23.8)秒;T1抑制25%(101.7±29.7)秒、(108.9±34.0)秒和(167.7±35.1)秒;T1抑制50%(138.2±36.8)秒、(143.5±33.8)秒和(207.4±45.9)秒;T1抑制100%(172.0±41.2)秒、(178.9±42.7)秒和(245.3±54.5)秒。C组与E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的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4.E组、C组气管插管的分数评估较高,E组气管插管的优秀率是86.7%,C组气管插管的优秀率是73.3%,S组气管插管的优秀率是53.3%,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麻醉诱导期间预注小剂量麻黄碱(70ug/kg),比较单独静注相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明显缩短了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2.麻醉诱导期间预注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0.015mg/kg)比较单独静注相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明显缩短了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起效时间。3.麻醉诱导期间预注小剂量麻黄碱(70ug/kg)改善了顺式阿曲库铵气管插管的肌松条件,而无循环系统副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