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6h】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及超声内镜在期诊断中的运用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各种黏膜下肿瘤(SMT),或称上皮下病变(SEL),在内镜下表现极为相似,多为表面光滑的隆起性病变,普通胃镜的活检往往取材过小、过浅,不足以确定病变性质,而且许多良性黏膜下肿瘤可发生恶变,因而一些黏膜下病变需要切除治疗。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超声内镜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肌层,经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物肛侧及口侧的黏膜下层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共约5ml,使黏膜与肌层分离,即非抬举征阴性,之后用圈套器套取病变,尽量将病变组织提起,收紧圈套器,根据病变大小及基底部情况采用40-70W功率混合电凝电切病变组织。切除病变完整取出送病理检查,行HE染色及CD117、CD34、SMA、S—100染色。 结果:超声内镜显示48例患者的51处病变位于黏膜肌层,均行EMR治疗,51处病变均一次性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达100%,术后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随访41例(85.4%),平均随访10.7±8.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48例病例其中有37例(77.1%)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诊断食管间质瘤7例,平滑肌瘤25例,食管囊肿2例,血管瘤1例,鳞状上皮增生肥厚1例,淋巴管瘤1例。 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获得完整病理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