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6h】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D-二聚体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癌症病理类型以及疾病分期关系的分析。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2.40±2.07μg/ml)较健康对照组(0.28±0.09μg/ml)明显升高(P<0.001),其升高程度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与癌症病理类型、是否咯血无关。78%(45/58)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41%(24/58)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anieAntigenCEA)升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病情越重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可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判断及是否给予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