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毕业前“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评价制究
【6h】

毕业前“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评价制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医学教育毕业实习期间“回归基础”实习的起源与发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医学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回归基础”科研实习作为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等要求的重要手段也被引入到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中,并得到试行和推广。
   医学教育毕业实习期间“回归基础”科研实习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理念是在医学生进入或完成临床实践阶段的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基础学科教学,包括基础科研训练、基础前沿知识学习、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拓宽眼界、强化基础,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意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对“回归基础”教学内容给予关注和研究,结合中国医学教育具体情况及要求在不同层次: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引入相关教学内容。
   但是,国内尚无对“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教学效果的较为系统的评价研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实施一段时间后应该对其教学安排及效果进行相关的、系列的研究与总结,以便进一步改革、调整和推广。
   因此,根据中国医科大学的“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教学实践,逐步开展实习模式和效果评价研究显然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参考意义。而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本身是“回归基础”教学的直接参与者,研究他们对“回归基础”学习的态度及需求;在“回归基础”学习后的效果评价反馈,是对“回归基础”模式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2006、2008、2009三年参加“回归基础”学习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学习前学生158名,学习后学生59名,指导教师61名。创编自填式调查问卷调查对参加“回归基础”学习前、后的学生及教师进行集中数据收集。研究工具使用结构性问卷。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的统一录入,SPSS13.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回归基础”教学学生需求、教师评价、效果反馈和期望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设计的针对学生、教师的的问卷调查工具结构合理、信度高、效度明显,适合于对学生目的需求以及效果评价的要求。“回归基础”科研实习的基本教学要求完成良好。学生基本科研能力提升明显;学生科研意识得到强化;学生得到了个性化的培养。学生和指导教师对“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均给予很高评价。“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在不同程度上还受到学生、教师及教学组织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结论: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3个调查问卷的分析和评价,初步构建了“回归基础”科研实习的效果反馈、评价体系。学生希望通过“回归基础”培养自身具体基本科研能力愿望强烈,为下一步深入发展进行铺垫意图明显。“回归基础”科研实习主客观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在基本科研能力训练、科研素质与意识养成方面有明显提升,并得到了参与教学师生们的广泛认可。“回归基础”教学模式与管理也得到师生们的支持与肯定。因此,有必要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加强和推广以“回归基础”科研实习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进一步优化与改革其组织与计划,实践中注意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不同特点学生的引导,从整体上不断提升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