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心死亡供体肝脏热缺血线粒体损伤的研究
【6h】

大鼠心死亡供体肝脏热缺血线粒体损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图表)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心死亡共体肝脏热缺血时间及活性相关研究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线粒体作为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活动的主要供能单位,线粒体是细胞发生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又叫线粒体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四个分子量很大的跨膜蛋白复合体组成,功能是进行生物氧化并产生能量分子ATP。线粒体功能直接影响组织器官的活性,到目前为止,在肝移植方面没有很好的供体器官活性判定标准。本研究旨在从大鼠心死亡供体不同热缺血时间肝脏线粒体形态及功能方面损伤的变化,探讨心死亡供者肝脏活性,为临床肝移植提供心死亡供体肝脏活性的判定可行性。
   方法:
   对42例不同热缺血时间条件下的心死亡大鼠肝脏标本进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结构改变并摄片。同时每组每个动物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选取20个线粒体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行Flameng评分进行半定量分析。提取肝脏线粒体,进而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呼吸链复合酶IV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活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线粒体损伤程度及CCO活性与零点病例变化差异。
   结果:
   电镜下可见,10分钟内肝细胞无明显改变,15分钟之后变化明显,表现为肝细胞的肿胀,糖原减少,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至热缺血60分钟,但大部分细胞仍为可逆性变化具有可复性,只有小部分细胞表现不可逆损伤。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损伤,Flameng评分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半定量分析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但线粒体的损伤仅限于Ⅲ级,极少部分达到Ⅳ级。线粒体CCO热缺血60分钟时才发生明显的酶活性降低,0.30分钟无明显酶活性改变P>0.05,45分钟有所下降。
   结论:
   心死亡供体肝脏随着热缺血时间延长,出现线粒体的形念功能逐渐损伤,而作为真核细胞的主要能量供体,直接导致肝脏活性的下降,从而影响心死亡供体肝脏的移植效果。从研究结果可见10分钟内肝脏及线粒体结构功能损伤程度均不明显,30分钟之后改变明显,而60分钟之内肝脏的损伤仍可为之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