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蛋白水解诱导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免疫组化分析
【6h】

蛋白水解诱导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免疫组化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确定PIF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该因子与体重减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研究PIF与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的敏感性的关系,研究在PIF阳性表达的患者中恶病质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来检测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及10例健康肺组织中PIF的表达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体重减轻情况,检测血清CEA以及CYFRA21-1,以及生存率分析。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PIF仅在肺癌患者中表达56.3%(40/71),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PIF在体重减轻的患者中表达的阳性率远远高于体重未减轻的患者(P<0.01)。PIF的表达情况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肿瘤临床分期无关(P>0.05)。PIF的敏感性优于CEA(P<0.05),与CYFRA21-1相似(P>0.05)。PI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晚期(Ⅱ~Ⅳ期)中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在所有PIF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患者体重减轻的情况与生存率相关。
   结论:
   1.PI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阳性,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缺如
   2.PI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体重减轻呈现正相关
   3.PIF与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均不相关
   4.PIF的敏感性优于肿瘤标志物CEA,与CYFRA21-1相似
   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的患者中,PIF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
   6.在PIF阳性表达的患者当中,体重减轻与患者的生存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