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痛消痞方对肝郁脾虚型FD大鼠血清及胃肠组织中NT、SP含量的影响
【6h】

胃痛消痞方对肝郁脾虚型FD大鼠血清及胃肠组织中NT、SP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实验应用夹尾激怒法制作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探讨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属肝郁脾虚型大鼠血清及胃窦、十二指肠组织中NT、SP含量的影响。
   方法:
   1.造模
   将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夹尾激怒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模型,即用镊子钳夹大鼠尾巴末端1/3处,每次夹尾刺激持续30分钟,每天2次,连续刺激21天。
   2.给药
   造模成功后,将胃痛消痞方、西沙必利依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每日给予中药组胃痛消痞方、西药组西沙必利、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灌服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灌胃,持续21天。
   3.取材
   在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麻醉全部大鼠,心脏取血,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每只大鼠取胃窦及十二指肠降部组织全层1块,立刻置于4℃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72小时。
   4.结果测定
   (1)ELISA法检测血清中NT、SP的含量,ELISA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2)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NT、SP阳性产物含量及阳性纤维的平均灰度值,严格按照文献操作步骤进行,用光学显微镜(10×40倍)观察胃肠组织中NT、SP阳性产物的分布;用HUMIAS-2000医学图文分析系统,通过显微摄像系统放大400倍,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测定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NT、SP阳性纤维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代表NT、SP含量的多少,灰度值越大,表示NT、SP含量越多。
   5.统计分析
   ELISA、免疫组化法各组所测数据均以mean±SD表示,各组间差异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血清、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NT含量的影响各治疗组N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组NT含量低于西药组治疗组(p<0.05)。
   2.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血清、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SP含量的影响各治疗组SP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但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组sP含量高于西药组治疗组(p<0.05)。
   结论:
   1.胃痛消痞方可以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及胃肠组织中升高的NT。
   2.胃痛消痞方可以升高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及胃肠组织中降低的S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