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炎症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疼痛、出血和拔牙创愈合影响的初步研究
【6h】

炎症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疼痛、出血和拔牙创愈合影响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炎症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后疼痛与出血及拔牙创愈合的影响,探索对于不同炎症状态患牙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
   方法:
   (1)按照纳入标准,筛选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治的要求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
   (2)由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用2%利多卡因直接阻滞麻醉法后拔牙术中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操作时出现中度以上疼痛,则加用必兰浸润麻醉,再次评分。
   (3)采用常规翻瓣去骨分牙法拔除患牙,相同处理30分钟后对拔牙创出血进行评分,并予以棉球压迫、严密缝合、置明胶海绵、双极电凝止血等不同措施止血,30分钟后再次评分。
   (4)术后7天拆线,观察创口牙龈愈合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牙槽窝灰度值测量方法评估新生牙槽骨密度,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
   (5)记录所得数据,采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病例情况共有376例患牙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未发生过炎症例74例(19.68%)、曾反复发生冠周炎171例(45.48%)、未根治牙髓炎51例(13.56%)、慢性根尖周炎44例(11.70%)、慢性牙周炎36例(9.58%)。
   (2)疼痛情况炎症组疼痛值较正常组高,加用浸润麻醉后疼痛分值有所减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中度以上疼痛。
   (3)出血情况炎症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30分钟后出血评分,根尖炎组(P=0.001)与牙周炎组(P=0.007)有统计学差异,冠周炎组(P=0.064)与牙龈炎组(P=0.147)无明显统计差异;不同程度出血者予以不同处理措施,正常组彻底有效率可达96.43%(27/28),冠周炎组为91.49%(43/47),牙髓炎组为75.00%(9/12),根尖炎组为74.07%(20/27),牙周炎组为81.82%(18/22)。
   (4)愈合情况①牙龈愈合情况:炎症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冠周炎组(P<0.01)与牙周炎组(P<0.01)有明显统计差异,而牙髓炎组(P=0.175)与根尖炎组(P=0.205)则无明显统计差异。②牙槽骨愈合情况:对于牙槽窝灰度比值均值,根尖炎组(0.583±0.081)及牙周炎组(0.411±0.103)低于正常组(0.712±0.092)(P<0.05),46~55岁组(0.397±0.108)低于18~25岁组(0.687±0.103)(P<0.05),不同止血措施间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术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牙周炎组(0.083±0.096)及46~55岁组(0.092±0.083)更为严重。
   结论:
   (1)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对于冠周炎、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患牙,使用常规阻滞局部麻醉法,易发生疼痛,加用浸润麻醉可改善,但并非所有患者可降至中度疼痛以下。
   (2)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根尖炎、牙周炎患牙,易发生出血倾向,可视情况给予延长棉球压迫时间、严密缝合、置入明胶海绵或电凝等方法止血。
   (3)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冠周炎、牙周炎患牙龈瓣缝合后,牙龈愈合相对较差,需密切观察,酌情暂缓拆除缝线。
   (4)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三月,根尖炎、牙周炎患牙,牙槽骨恢复相对较差。此外,年龄影响拔牙创的愈合,但小面积电凝烧灼术中出血骨面对骨的愈合无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