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速度影响的研究
【6h】

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速度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附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观察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生长速度、时间节点及感染率的影响,为临床制定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NICU两个病区,于2012年2月至10月安排统一培训好的观察员在病房对全部极低出生体重儿215例按照自制观察表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自制观察表由一般资料、每天监测数据及出院统计数据三部分组成;一般资料从医生首程记录中获得;每天监测数据由管床责护每天早8点在完成基础护理后填写各种监测数据;出院统计数据,如“达全肠营养时间”、“住院总天数”等,是在患儿出院时,由当天管床责护填写。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NICU收治的早产儿;出生体重≤1500g;日龄≤24h;尚未开始肠内营养者)、排除标准(消化道穿孔及胃肠道先天性畸形;有外科手术史者;遗传代谢病者;严重的感染、窒息、RDS;治疗中途退院或死亡者),最终收集完整观察资料共计178份。将收集资料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根据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即≤3d组、4~6d组、(≧)7d组。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描述,对消化功能指标:奶量增长、总胆红素水平、呕吐、残留、腹胀、便秘、腹泻,生长速度指标:体重、身长、头围,时间节点: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达全肠营养时间、住院总天数等及感染率进行多组独立样本比较,分析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消化功能、生长速度、时间节点及感染率的影响。
   结果:
   1、平均胎龄为30.48±2.86周,出生体重为1260.00±250.75克,出生身长39.00±2.75厘米,出生头围27.00±2.00厘米,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为-110.79±67.524克,平均4.00±2.25天体重降至最低,10.00±5.25天体重可恢复到出生体重,平均中心静脉置管22.00±11.00天,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生后2.00±4.00天,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为25.00±11.25天,平均住院42.00±17.25天,出院体重1949.00±260.00克,出院身长43.00±2.00厘米,出院头围31.00±2.00厘米。
   2、三组在消化功能方面比较:开始肠内营养1周内奶量增长比较H=11.976,P=0.003,2周内奶量增长H=8.002,P=0.018,3周内奶量增长H=9.886,P=0.007,4周内奶量增长H=4.691,P,0.096,在余消化功能指标上的比较,P>0.05。
   3、三组在生长速度方面比较:生后1周身长变化H=8.035,P=0.018,在余生长速度指标上的比较,P>0.05。三组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上的比较H=11.116,P=0.004,达到全肠营养时间比较H=6.925,P=0.031,住院总天数比较H=5.028,P=0.081。
   4、三组感染率比较X2=14.358,P=0.001,且随开奶时间的延长感染率持续升高,分别为13.8%,27.8%,46.2%。住院期间感染38例共43例次,感染率为24.2%,平均在住院20.91±9.570天发生感染;细菌感染占39.5%,真菌感染占60.5%。NEC发生率为1.1%。
   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开始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利于住院中期奶量增长;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VLBWI生长速度没有影响,但早期开始肠内营养能更快达到全肠营养,缩短中心静脉置管时间,有缩短住院时间的趋势;VLBWI越早开始肠内营养,感染发生率越低。因此,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早期开始肠内营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