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0T MRI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尾骨肌的初步探讨
【6h】

3.0T MRI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尾骨肌的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结构的影像学评价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3.0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观察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尾骨肌,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探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尾骨肌的变化。
  方法:
  本研究收集41岁到80岁的中老年女性盆腔核磁共振图像资料50例,其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资料25例作为试验组,纳入同年龄段构成比例的健康女性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选取髋关节上份平面,髋关节中上份平面及宫颈-尾骨平面三个层面的水平断面图像。进行双侧尾骨肌截面最大厚度值的测量,观察双侧尾骨肌肌肉信号及边界形态的改变,分别计算、统计两组尾骨肌厚度的差值。
  结果:
  3.0T MRI图像中试验组患者双侧尾骨肌肌肉形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且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自身左、右侧尾骨肌自身对照形态变化无明显差异。双侧尾骨肌肌肉信号,边界清晰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3.0TMRI轴位图像中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双侧尾骨肌与对照组比较肌肉厚度变化更明显,为临床评估盆底压力提供了影像学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